鸿儒论道:2025中国经济展望与挑战

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主办的“前瞻2025——鸿儒论道第209期”活动于3月20日线上举行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主办的“前瞻2025——鸿儒论道第209期”活动于3月20日线上举行。此次活动围绕全球经济走势、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政策应对和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活动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主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为各界提供了前瞻性的洞察和建议。

  傅蔚冈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和观众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但缓慢,2025年伊始,因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承受内部压力的同时,也展现出新兴行业的蓬勃活力。

  麦格理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胡伟俊以宏观范式和资产价格为主题,阐述了自己对宏观经济的观察和理解。胡博士提到了三个重要的宏观范式转变:2002年至2008年,由内需驱动至外需驱动;2009年至2020年,由外需驱动转为内需驱动;从2020年下半年到现在,由内需驱动再次转为至外需驱动。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方向都不同,因此对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

  胡博士还提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特别是贸易战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将根据外部冲击的强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此外,胡博士指出,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将是影响中国经济和通胀的关键因素。他强调,尽管房价已经经历了大幅调整,但能否见底仍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信心的恢复。最后,胡博士表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受到美元走势和中国内需复苏的双重影响。如果美元走弱或内需改善,未来几年人民币可能会升值。

韩毓祥先生发表《困境与出路: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EMBA项目导师韩毓祥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他指出,尽管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着成就,如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住房自有率接近90%,但当前市场压力未消。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价格和到位资金均出现显着下滑,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拿地意愿大幅降低,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大幅缩水。韩毓祥强调,房地产行业不仅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还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家庭财富和就业市场。然而,随着居民杠杆率接近饱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容易向金融行业和上下游产业蔓延,亟需政策干预以防止问题规模扩大。

  韩毓祥还提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止跌回稳”“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和“好房子”等新思路,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新的政策方向。他认为,“好房子”标准将推动新房市场向更高品质发展,包括提高层高、增加得房率、优化设计等,这将有利于提高新房品质,但对二手房市场形成一定压力。韩毓祥建议,投资者和购房者应关注符合新标准的新房,因为这些房产在舒适性、环保性和智能化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也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他总结道,房地产调控的关键在于防止危机从行业内部向金融和其他经济领域扩散,未来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将决定市场的走向。

  此次“鸿儒论道第209期”活动为各界提供了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胡伟俊博士和韩毓祥先生分别从宏观经济、资产价格和房地产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及政策执行效率的提升,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信心的恢复,中国经济有望在2025年实现稳步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主办的“前瞻2025——鸿儒论道第209期”活动于3月20日线上举行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主办的“前瞻2025——鸿儒论道第209期”活动于3月20日线上举行。此次活动围绕全球经济走势、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政策应对和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活动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主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为各界提供了前瞻性的洞察和建议。

  傅蔚冈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和观众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但缓慢,2025年伊始,因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承受内部压力的同时,也展现出新兴行业的蓬勃活力。

  麦格理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胡伟俊以宏观范式和资产价格为主题,阐述了自己对宏观经济的观察和理解。胡博士提到了三个重要的宏观范式转变:2002年至2008年,由内需驱动至外需驱动;2009年至2020年,由外需驱动转为内需驱动;从2020年下半年到现在,由内需驱动再次转为至外需驱动。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方向都不同,因此对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

  胡博士还提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特别是贸易战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将根据外部冲击的强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此外,胡博士指出,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将是影响中国经济和通胀的关键因素。他强调,尽管房价已经经历了大幅调整,但能否见底仍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信心的恢复。最后,胡博士表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受到美元走势和中国内需复苏的双重影响。如果美元走弱或内需改善,未来几年人民币可能会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