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前11月增4.9% 质升量稳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随着外贸领域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全年外贸可望平稳收官,实现质升量稳目标。/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朱烨
具体看,出口方面,前11个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装箱、船舶、摩托车出口分别增长108.7%、65.3%、24.8%。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上月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但仍优于季节性。上月矿产、能源等进口数量仍续增长,电子元件、机电产品等进口保持较快增速,表明中国需求仍在复苏,逆周期政策效果也逐步显现。
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具体看,前11个月出口机电产品13.7万亿元,同比增长8.4%,在出口总值中占比59.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等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4%、20.3%和16.9%。
分析称,外需较强的韧性、海外电子产品需求复苏、外贸商“抢跑关税”提前囤货以及稳外贸政策效果显现等,对出口构成支撑,未来数月中国出口料续平稳增势。
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观察到,截至11月,年内已有八个月的月度出口规模超3000亿美元,表明今年中国出口呈现较强复苏势头。出口规模超百亿美元的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服装和衣着附件、纺织物等。
彰显“中国制造”地位与实力
进口方面,能源产品、矿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6.3%、4.3%;航空器零部件、电子元件进口值分别增长13.7%、10.5%。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对大公报表示,集装箱出口实现了108.7%的暴增,这一显着增长一方面彰显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链条中关键环节的重要地位与实力;另一方面,也源于部分企业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预判,所以采取提前布局的策略。
展望未来,周茂华认为,当前全球需求仍具扩张动能,在关税效应和中国外贸竞争力提升背景下,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增长。进口方面,近期出台的系列增量政策对市场预期起到明显提振,叠加存量政策效果的持续释放,消费、房地产和投资复苏动能料进一步增强,未来中国进口需求有望改善。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随着外贸领域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全年外贸可望平稳收官,实现质升量稳目标。/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朱烨
具体看,出口方面,前11个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装箱、船舶、摩托车出口分别增长108.7%、65.3%、24.8%。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上月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但仍优于季节性。上月矿产、能源等进口数量仍续增长,电子元件、机电产品等进口保持较快增速,表明中国需求仍在复苏,逆周期政策效果也逐步显现。
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具体看,前11个月出口机电产品13.7万亿元,同比增长8.4%,在出口总值中占比59.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等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4%、20.3%和16.9%。
分析称,外需较强的韧性、海外电子产品需求复苏、外贸商“抢跑关税”提前囤货以及稳外贸政策效果显现等,对出口构成支撑,未来数月中国出口料续平稳增势。
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观察到,截至11月,年内已有八个月的月度出口规模超3000亿美元,表明今年中国出口呈现较强复苏势头。出口规模超百亿美元的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服装和衣着附件、纺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