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广深等九试点 准外商设独资医院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内地放宽外资进入内地医疗体系市场,拟允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九个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同时批准外资在指定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事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的生物技术研究。
大公报报导,有本港医学界和私营医疗集团认为,新政策有助内地医疗发展,满足民众医疗健康需求,通过竞争有助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质素。有本港私家医院分享经验认为,香港在推动国家医疗发展中,除了“走进去”,亦可以帮助内地医院与国际接轨。
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医疗领域的通知,准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省九个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但不包括中医类、并购公立医院。
通知自印发日起,同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
根据商务部等三部门的通知,新政策为“促进中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公布,但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主动接触有意愿的外商投资企业。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林顺潮回覆《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有关工作可让更多高质素的外资医院进入国家,加速国家医疗界的进步,并让国家医疗服务加快与国际接轨。他又提到,干细胞研究是未来的前端,可为医疗界带来新的突破,未来无论国家还是香港都要推动更多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响应三中全会的锐意改革精神,为健康中国、健康香港贡献自身力量。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向《大公报》表示,新政策可吸引海外医疗企业到内地设立高端级别的独资医院,病人可利用“自己资源”要求接受电脑扫描等额外检查,或另类手术方式,使用先进微创或医疗辅助机械人等。至于人手问题,他认为现时有香港医生到内地执业,也有海外医生到香港执业,是多向性的发展。
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黄达胜认为,近年内地人民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不断上升,有关试点措施既可减轻公营医院的压力,亦可以让有能力的消费者,享受较佳的医疗服务。他相信,在内地经营独资医院门槛不低,对资金和医疗水准、医疗人员资质要求颇高,或许只有财雄势大的公司才有能力应付,“即使允许独资经营,相信很多外资企业仍倾向合资经营,因外资始终不熟悉内地的经营法规和文化,若能找到具实力的内地伙伴,反而是更好的经营方法。”
联合医务(00722)表示,很高兴见到内地欢迎外资设立独资医院,相信政策对私营市场来说是好消息,预料可引入更多外资医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关政策也反映了中国私营市场的潜力,若未来有更多私营企业容许进入中国独资开设医疗服务,相信有助于提升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也可以纾缓公共医疗系统压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建设工程于2019年12月动工,预计于2025年三月开始试运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回覆《大公报》查询,目前医院还在建设,而且属公立性质医院,对于未来外商设立的独资医院会否对内地的医院产生帮助和互为补充,目前难以预测,需再等待政策进一步落地与推进。
CEPA为港商独资医院开路
2011年底,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已签订CEPA补充协议,允许港商在内地独资设立医院。2010年生效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同样允许台商在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设立独资医院。目前,已有全港资及台资的医院在内地营运。
根据2011年签订的CEPA补充协议,港商可在内地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基础上,在内地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以独资设立医院。
目前,已有港资医院在内地营运,包括由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任创始人兼董事长的新风天域集团,开设“深圳和睦家医院”于2022年落成启用,投资金额约30亿元人民币(折合33亿港元)。
至于2010年生效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允许台商在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设立独资医院,两年之后的2012年6月26日,中国内地首家由台商独资医疗机构、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上海禾新医院”正式开幕。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内地放宽外资进入内地医疗体系市场,拟允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九个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同时批准外资在指定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事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的生物技术研究。
大公报报导,有本港医学界和私营医疗集团认为,新政策有助内地医疗发展,满足民众医疗健康需求,通过竞争有助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质素。有本港私家医院分享经验认为,香港在推动国家医疗发展中,除了“走进去”,亦可以帮助内地医院与国际接轨。
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医疗领域的通知,准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省九个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但不包括中医类、并购公立医院。
通知自印发日起,同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
根据商务部等三部门的通知,新政策为“促进中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公布,但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主动接触有意愿的外商投资企业。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林顺潮回覆《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有关工作可让更多高质素的外资医院进入国家,加速国家医疗界的进步,并让国家医疗服务加快与国际接轨。他又提到,干细胞研究是未来的前端,可为医疗界带来新的突破,未来无论国家还是香港都要推动更多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响应三中全会的锐意改革精神,为健康中国、健康香港贡献自身力量。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向《大公报》表示,新政策可吸引海外医疗企业到内地设立高端级别的独资医院,病人可利用“自己资源”要求接受电脑扫描等额外检查,或另类手术方式,使用先进微创或医疗辅助机械人等。至于人手问题,他认为现时有香港医生到内地执业,也有海外医生到香港执业,是多向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