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好 人民币债券受捧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达5.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保持在30%水平。(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19日电/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去年全年增长超出预期目标,同时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增幅,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预期消费与投资的内需动能持续发力,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表现继续优于全球,并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稳定性高、抗跌力强的中国国债,在环球波动市况之中成为境外投资者热捧的对象,如同资金避风港,近月便吸引千亿元计的资金靠泊。

  大公报报导,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相继发表今年全球经济前景审慎的看法,预期经济增长将比去年进一步减速至2.4%,令人忧心世界经济衰退危机重现,引发环球股债市场连日下跌。不过,中国交出一份不俗经济成绩单,去年第四季增长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至5.2%,环比亦增长1%,令去年全年实现5.2%的中高速增长,高于2022年的3%,显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令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 增长动能增强

  事实上,中国经济韧力强、发展潜力大,加上货币及财政政策空间大,有能力应对内外挑战与困难,可保持经济长期稳中向好。事实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见效,投资重心正由房地产、基建转向数字经济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释放更大生产价值,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例如已超越美国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车一哥的比亚迪,计划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投资逾千亿元,以保持新能源车赛道上领先地位,并拟在年内推出十余款高阶智能驾驶车型,争夺国内以至全球市场份额。上述例子反映中国产业加速升级转型,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5%的预期目标、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全球经济3%的增长为高的因由所在,令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保持在30%水平。现时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比美洲、欧洲及日本的总和还要多,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因而人民币资产在全球持续受捧。

  消费投资给力 延续复苏势头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去年同比上升4.6%,其中去年12月增长加快至6.8%,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生产效率、竞争力不断提升,令行业景气逐步改善,而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去年增长7.2%,其中去年12月增幅为7.4%,可见消费恢复仍有空间。目前内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扩大消费需求,而去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同比微升0.2%,通缩风险仍属可控,加上就业形势总体稳步,预期消费持续恢复。同时,由于房地产投资下滑,去年内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但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达10.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9.9%与11.4%。   4900亿外资 加注中国国债

  因此消费、投资等内需动能持续给力,其中消费支出在去年拉动经济增长4.3%,成为经济主要动力引擎。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深化之下,中国有望延续良好的经济复苏势头。

  中国经济在全球不稳定的政经环境之中稳步前行,去年国内生产总值1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经济增量6万亿元人民币,相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经济总量,可见中国在全球经济发挥重要稳定作用,人民币资产是理想投资配置选择,尤其是稳定性高、抗跌力强的中国国债,已成为国际资金主要避险资产。标普中国国债指数过去一年平均回报约4.5%,表现优于全球主权债。事实上,过去4个月,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累计加仓4900亿元人民币,相信当中主要吸纳中国国债。

  华尔街大行以至国际机构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资金流向人民币资产大势不变,尤其是全球去美元步伐加快,加上美欧高利率、高通胀持续,环球投资市场变得起伏不定,势令人民币债券在全球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继续是理想投资之选。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达5.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保持在30%水平。(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19日电/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去年全年增长超出预期目标,同时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增幅,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预期消费与投资的内需动能持续发力,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表现继续优于全球,并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稳定性高、抗跌力强的中国国债,在环球波动市况之中成为境外投资者热捧的对象,如同资金避风港,近月便吸引千亿元计的资金靠泊。

  大公报报导,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相继发表今年全球经济前景审慎的看法,预期经济增长将比去年进一步减速至2.4%,令人忧心世界经济衰退危机重现,引发环球股债市场连日下跌。不过,中国交出一份不俗经济成绩单,去年第四季增长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至5.2%,环比亦增长1%,令去年全年实现5.2%的中高速增长,高于2022年的3%,显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令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 增长动能增强

  事实上,中国经济韧力强、发展潜力大,加上货币及财政政策空间大,有能力应对内外挑战与困难,可保持经济长期稳中向好。事实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见效,投资重心正由房地产、基建转向数字经济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释放更大生产价值,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例如已超越美国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车一哥的比亚迪,计划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投资逾千亿元,以保持新能源车赛道上领先地位,并拟在年内推出十余款高阶智能驾驶车型,争夺国内以至全球市场份额。上述例子反映中国产业加速升级转型,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5%的预期目标、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全球经济3%的增长为高的因由所在,令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保持在30%水平。现时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比美洲、欧洲及日本的总和还要多,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因而人民币资产在全球持续受捧。

  消费投资给力 延续复苏势头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去年同比上升4.6%,其中去年12月增长加快至6.8%,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生产效率、竞争力不断提升,令行业景气逐步改善,而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去年增长7.2%,其中去年12月增幅为7.4%,可见消费恢复仍有空间。目前内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扩大消费需求,而去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同比微升0.2%,通缩风险仍属可控,加上就业形势总体稳步,预期消费持续恢复。同时,由于房地产投资下滑,去年内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但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达10.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9.9%与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