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明显回升 中国经济向好
中评社香港11月16日电/2023年仅剩月余,内地经济步入全年发展最后冲刺阶段。15日公布的多项10月份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释出积极信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
大公报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当天指出,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方面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持续恢复向好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成为这一判断的有力注脚。
从生产端看,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在经历长时间下滑之后,工业利润现已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工业生产加快,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零售创5个月以来最快增速
消费与新动能指标也成为经济增长亮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创5个月以来最快增速。在国庆假期带动下,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新动能持续增长,以新产业为例,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表现抢眼。10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2%和53.2%,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生产设备的生产快速增长,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前10个月,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达4194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
刘爱华指出,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状态。从年初以来,内地相关部门及早下达专项债券额度,适度扩大专项债券资金的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四季度,中央财政又增发1万亿国债,这些措施为基础设施投资增添新动力。
就业物价稳定 不会出现通缩
就业、物价等民生指标也总体稳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内地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当月,受到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行影响,物价有所回落,但核心CPI总体保持稳定,从累计看,1-10月份核心CPI上涨0.7%,涨幅与1-9月份持平。刘爱华称,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而且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据官方初步测算,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