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智能时代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康文署前日推出智能康体服务预约系统“SmartPLAY康体通”,当日就出现故障。昨日早上,系统再度死机,10时30分之后才恢复正常。至昨日下午1时30分,约有7500人成功订场,但这与新系统号称的“同时可容纳1万名用户登入”相差甚远。

  新系统除了无法容纳大量用家登入,还被指存在重复预订等问题。市民陈先生投诉,昨日透过新系统预订葵涌一个体育馆的篮球场,已经付费,系统显示了交易编号及预订参考编号。陈先生其后与一名友人闲聊时,得知友人预订了同一天、同一时段的同一场地。大感惊奇之下,陈先生亲身到体育馆查问,才发现自己没有预订成功,该场地留给了友人。最令陈先生激气的是,使用“康体通”热线电话反映问题,苦等两小时才接通,最终仍然不得要领。

  本港体育场地不足,引发“黄牛党”炒场问题,早已备受诟病。康文署为此耗用5亿元研发SmartPLAY康体通系统,不料新系统名不副实,看不出“Smart”在何处,市民由翘首以待变成大失所望不难理解。

  进入智能化时代,网上预约、交易是大势所趋。内地的“双十一”期间,一些网购平台同时接纳数以百万乃至千万计的用家登入仍游刃有余,相比康文署的新预约系统容量有限而且货不对办,不能不令人感慨。这是技术问题、测试不足、抑或管理有问题?

  从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易通行”被嘲“不易通行”,到使用“智方便”系统申请电子消费券沦为“智不方便”;从抗疫期间的疫苗接种预约系统“大塞车”,再到今日的“康体通”并不畅“通”……次次都引起争议,足证香港在推动“智能城市”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有关部门要总结经验,尽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