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规上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据金融时报报导,一系列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效果正在不断显现。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产销衔接状况好转,8月份工业企业营收逐步改善。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由7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0.8%。

  工业企业营收改善为利润由降转增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8月份当月利润由降转增。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加快。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

  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当月利润首次实现正增长。谈及背后原因,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工业品价格降幅连续两个月明显收窄,企业营收连续3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8月份工业部门利润增速由降转增,反映工业部门整体经营状况改善,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回暖、工业产品价格改善、宏观支持政策效果显现及去年基数趋缓共同推动。

  “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重新实现正增长,为增厚利润、促进利润由降转增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支持。这一数据释放出内需企稳、供需两端均衡恢复的信号,表明工业生产端仍保持较强韧性。”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另外,近期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而原材料为前期购入,价格相对较低,促进企业单位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6元,同比减少0.87元,环比减少0.2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今年以来首次同比提高,达到6.41%,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分行业来看,七成以上行业利润回升。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行业改善面超七成。其中,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动车组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1至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1至7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   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好转。1至8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42.9%,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8.0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对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作用较大。

  此外,伴随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改善。1至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2.0%,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

  “结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降幅继续收窄、产成品存货增速回升来看,目前,企业或转向主动补库存阶段。8月份,各项政策落地显效,经济筑底回升,企业盈利趋于好转,信心得到提振,主动回补库存意愿上升,这将有利于带动下半年经济增速反弹。”展望下一阶段,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有望继续收窄。一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持续收窄,价格因素将对工业利润形成支撑。二是受益于逆周期政策加力,加上企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需求回暖将有助于生产加速。三是原材料成本压力持续缓解,企业单位成本预计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但也有专家提到,当前,外需整体仍然偏弱,房地产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民企投资信心有待提振,这些都可能限制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空间,亟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

  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国内市场需求稳步修复,随着工业部门供需趋于平衡,工业品价格逐步改善,加之去年基数趋缓等,工业部门经营状况有望逐步改善。但目前国内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投入成本压力仍较大等困难,宏观政策支持仍不能松劲。

  于卫宁表示,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明显加快,但累计利润降幅仍然较大。下一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供给质量,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据金融时报报导,一系列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效果正在不断显现。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产销衔接状况好转,8月份工业企业营收逐步改善。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由7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0.8%。

  工业企业营收改善为利润由降转增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8月份当月利润由降转增。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降幅较1至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加快。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

  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当月利润首次实现正增长。谈及背后原因,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工业品价格降幅连续两个月明显收窄,企业营收连续3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8月份工业部门利润增速由降转增,反映工业部门整体经营状况改善,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回暖、工业产品价格改善、宏观支持政策效果显现及去年基数趋缓共同推动。

  “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重新实现正增长,为增厚利润、促进利润由降转增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支持。这一数据释放出内需企稳、供需两端均衡恢复的信号,表明工业生产端仍保持较强韧性。”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另外,近期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而原材料为前期购入,价格相对较低,促进企业单位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6元,同比减少0.87元,环比减少0.2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今年以来首次同比提高,达到6.41%,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分行业来看,七成以上行业利润回升。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行业改善面超七成。其中,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动车组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1至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1至7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