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量子科技产业化?
多位专家表示,量子科技是国家战略攻关对象,相关部门应在产业扶持、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条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规模化量子产业生态圈。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多处提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业内专家介绍,量子科技发展主要有3个方向,即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早在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又在第二年9月,建成了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今年1月,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坚,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力,尤其是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目前,各省市从多个方向支持量子科技行业发展,引导技术和产业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上海重点支持技术和器件研发创新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在资金支持方面,以北京为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外资吸引政策,协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投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高端“硬技术”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成果。
在浙江绍兴,走在前沿的电力企业深化“无线公网+量子加密”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量子量测等技术研究,加快推动全量子变电站等应用场景落地,先行先试、攻坚突破,率先取得了建成马鞍“量子+电力”应用示范区等一批示范性成果,实现量子技术在配电、营销、调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浙江绍兴供电公司总经理黄武浩表示,量子技术的前沿发展需要研发与应用两端齐心合力,研发端不断创新,应用端不断尝试,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进步,更好地让量子技术为电力系统赋能。
黄武浩介绍,未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将深化“无线公网+量子加密”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量子量测等技术研究,加快推动全量子变电站等应用场景落地,打造量子技术电力应用创新成果策源地和行业应用示范地,支撑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研发能力正在持续提高。在量子科技产业重点的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主任范桁介绍,未来,量子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信息搜索、生物制药、物流优化等领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生物制药领域为例,量子计算机能更好地模拟生物反应所涉及的量子过程。
多位专家表示,量子科技是国家战略攻关对象,相关部门应在产业扶持、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条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规模化量子产业生态圈。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多处提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业内专家介绍,量子科技发展主要有3个方向,即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早在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又在第二年9月,建成了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今年1月,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坚,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力,尤其是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目前,各省市从多个方向支持量子科技行业发展,引导技术和产业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上海重点支持技术和器件研发创新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在资金支持方面,以北京为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外资吸引政策,协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投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高端“硬技术”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