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特首立法会交流聚焦二十三条立法

答问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2024年首场“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25日在特区立法会举行。当天答问会时长约一个半小时、分为两节进行,首节交流关注“推动盛事经济”;第二节主题关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在和议员互动交流中体会到议员有强烈共识,要求特区政府尽快开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谘询和立法工作,早一日得一日。他强调,政府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已经在冲线的直路上。

  在第二节的答问中,李家超开场发言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但是香港回归26年多仍未履行。“我在二○二三年的《施政报告》中说明要在今年二○二四年要完成立法,尽快履行宪制责任。”
 
  李家超说,大家不可以忘记二○一九年港版“颜色革命”、“黑暴”所带来的惨痛经历。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是真实的,是每日都存在的,敌对力量正虎视眈眈,随时伺机待发,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尽快立法,应对持续出现的国家安全风险和威胁。国家安全是市民福祉和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李家超提到,全国人大在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方式订立《香港国安法》,并要求特区“应当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和执行机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力量,加强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工作”。《香港国安法》第七条亦提出,特区“应当尽早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完善相关法律”。

  李家超向议员提问,政府在履行宪制及法律责任时,应如何处理23条立法,全国人大528决定与香港国安法之间的关系衔接及兼容互补,强调未来国安风险千变万化,如何确保立法具前瞻性,能有效应对突如其来并难以预测的新风险,新手法,期望议员提出意见。

  该环节共有10位议员发言。议员管浩鸣关注政府的解说工作;议员黄锦辉则关注,有个别人士会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提问政府在制订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时,是否已涵盖人工智能及保障数据安全等层面。

答问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李家超回应表示, 政府会与商界、媒体及外国总领事等进行解说,区议会及关爱队也会在地区层面推动解说工作。李家超说,政府会系统性建设基本法23条解说工作,统筹安排上分为核心和支援队伍,设立几个专队,由他本人、保安局局长及律政司司长作为主要解说员,其他政策局也会一同参与推广与解说,政务司司长及财政司司长也会参与协调。他认为,政府有主导解说作用,立法会议员及学者专家也可以发挥作用,又点名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及黎栋国可以做好解说,全国人大常委李慧琼也有一定角色。

  李家超表示,科技变化日新月异,23条立法要有前瞻性,在制订法例时如何处理科技演变,同时不让科技带着法律走,不论日后大数据如何被滥用或出现新科技,法例不会因此而经常修改,现时有关部门正进行相关研究。

  议员林健锋说,只要提及23条,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借势炒作,抹黑政府和唱衰香港。他关注针对未来数个月可能会出现的攻势和攻击,政府有何对策稳定投资者及市民信心。议员叶刘淑仪则认为,要追得上形势千变万化,可参考英国做法,在通过法例后,需要更新时,可以附表形式订立实务守则,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本港或可参考以实务守则方式,更新执法权力。

  李家超回应时说,本港审视过不同国家的国家安全法律,都是针对自己在整体国安状况,当局会全面审视那些地方适用于香港,例如是否可以用修改附表或订立守则形式,而毋须重新修改主体法例。

  李家超还提到,在推动这次立法之中,听过大家的提问和意见后,感觉到为什么这次大家已经这么有共识,一定要实践好我们26年以来都未履行的宪制责任,填补我们的“短板”和漏洞,“其中一个因素相信是经历了二○一九年的‘黑暴’后,我们真真正正醒觉。”他说,曾经尝试立法失败,相信可能香港人真的是太“君子”,不知道世途险恶,不知道豺狼当道,亦不知道世界当时这么多小人,这么多国家其实都对香港这块“大肥猪肉”虎视眈眈。“但我们已经历过,特别是二○一九年的伤痛,我们看到当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在眼前发生,那种艰难、那种苦痛,令我们明白,我们纵然仍是君子,但要防小人,我们要防敌对力量、防间谍活动。”

答问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李家超强调,香港始终都是君子,但是必须防范小人,必须防范敌对势力,很想在香港取得其最大利益──其最大利益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要保障自己、保障市民福祉、保障我们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会在这方面努力做。”李家超指,会设立“应变的反驳队”,因应过去的经历,敌对力量会用文宣,特别是互联网做大量恶意攻击,“反驳队”将特别针对社交媒体,将事实真相告诉别人。他强调,有信心在大家的共识及共同意愿下,可以将23条立法工作尽快完成。“令我们在二十三条立法这个长期困扰的问题上,写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接着我们就拼经济、拼发展。”
  
  李家超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刻不容缓,大家的共识是立法应该早一日得一日。交流中很多议员的发言和提问,都表达了希望特区政府尽快完成立法、实践香港特区26年来未履行的宪制责任,亦指出特区在履行这宪制责任时,要把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和人大《528决定》、《香港国安法》连结起来,浑然一体,以完善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构建具前瞻性、有效、管用的国家安全法律及执行体系。
 
  李家超说,再次提醒大家,国家安全风险是真实的、是持续存在的、是可以突如其来的。如果国家安全没了,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都会失去。如果国家安全没了,社会秩序会受到极大的威胁,经济发展会受到严重阻碍。如果国家安全没了,外部势力会乘机而入,社会会动荡,暴力、罪案和各种破坏会无日无之,社会将再无宁日。
 
  “我想再次重复港澳办夏宝龙主任的讲话:现在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大家需要时刻警惕,特别是一些反中乱港活动打着所谓人权、自由、民主、民生的幌子,极具迷惑性,切不可掉以轻心。另外他亦有说:全体香港居民应当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站在一起,以坐言起行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把香港本地维护国家安全的这块‘短板’尽快补上,让香港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拼经济、拼发展。”
 
  李家超强调,香港的经济民生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集中精力,认真处理,越早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把这议题写上句号,我们就越早可以全神贯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在和各议员互动交流中体会到议员有强烈共识,要求特区政府尽快开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谘询和立法工作,早一日得一日。政府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已经在冲线的直路上。”

答问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答问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2024年首场“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25日在特区立法会举行。当天答问会时长约一个半小时、分为两节进行,首节交流关注“推动盛事经济”;第二节主题关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在和议员互动交流中体会到议员有强烈共识,要求特区政府尽快开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谘询和立法工作,早一日得一日。他强调,政府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已经在冲线的直路上。

  在第二节的答问中,李家超开场发言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但是香港回归26年多仍未履行。“我在二○二三年的《施政报告》中说明要在今年二○二四年要完成立法,尽快履行宪制责任。”
 
  李家超说,大家不可以忘记二○一九年港版“颜色革命”、“黑暴”所带来的惨痛经历。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是真实的,是每日都存在的,敌对力量正虎视眈眈,随时伺机待发,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尽快立法,应对持续出现的国家安全风险和威胁。国家安全是市民福祉和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李家超提到,全国人大在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方式订立《香港国安法》,并要求特区“应当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和执行机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力量,加强维护国家安全执法工作”。《香港国安法》第七条亦提出,特区“应当尽早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完善相关法律”。

  李家超向议员提问,政府在履行宪制及法律责任时,应如何处理23条立法,全国人大528决定与香港国安法之间的关系衔接及兼容互补,强调未来国安风险千变万化,如何确保立法具前瞻性,能有效应对突如其来并难以预测的新风险,新手法,期望议员提出意见。

  该环节共有10位议员发言。议员管浩鸣关注政府的解说工作;议员黄锦辉则关注,有个别人士会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提问政府在制订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时,是否已涵盖人工智能及保障数据安全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