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绥靖主义不是当今中国的战略选择
首先,美国政府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不得不缓和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以便为总统竞选连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如火如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气势如虹,在党内竞选中接连取得胜利,基本上已经锁定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美国民主党总统虽然缺乏党内的挑战者,但是,由于引以为傲的外交政策出现严重问题,陷入乌克兰冲突和巴以冲突之中不能自拔,美国军舰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控制局势反而被也门武装频繁袭击,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军事基地已经成为当地武装组织打击的目标,美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亚太地区制造事端,美国国际压力将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中美战略态势,而是要稳住阵脚,争取竞选连任成功。
美国民主党总统虽然取消了特朗普政府的“中国行动计划”,但是并没有为两国文化交流创造条件,相反地,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华人学者在美国的处境越来越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一方面强调不支持“台独”,可是另一方面,派出军舰在台湾海峡游弋,目的就是要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民主党政府所释放的各种信息,表面上看是混乱和互相矛盾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则是美国政府缓兵之计。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任何松懈和麻痹,都可能会给中国发展带来更大的危害。
面对红海地区的危机,美国不得不请求中国等一些国家出面调停,以便确保美国抽身而去。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国和英国已经意识到,如果美国从红海地区撤出,法国和英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将会面临极大的威胁,因此,他们加大了对也门武装的打击力度,目的就是要拖住美国。美国军舰在红海地区已经被也门武装导弹击中。如果美国军舰继续呆在原地,有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对于美国来说,能否拯救以色列,关系到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声誉,可是,如果美国军队在中东地区节节败退,那么,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将颜面扫地。
所以,美国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必要的时候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决议,阻止中东地区的武装组织不断向美国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西方新闻媒体报导,美国已经通过多个渠道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中国帮助解决中东冲突问题。中国在吉布提的后勤补给基地工作人员非常瞭解中东地区的局势,也愿意为该地区的来往船只提供必要的保护。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是中东问题的始作俑者,美国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中东地区国家和当地的武装组织意识到,美国决心改邪归正。因为只有这样,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才会发生变化。
第三,美国通过拉帮结派,试图在国际社会孤立中国。但是现在看来,美国这种外交策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也是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国家。不论是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对中国采取高端芯片禁运政策,都无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然也无法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一如既往,向世界各国发出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欢迎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
美国针对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计划,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试图破坏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不佳。不论是美国提出的重建美好计划,还是美国和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一些国家签订的陆海通道协定,都旨在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由于美国财政拮据,提出的计划最终都不了了之。不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表面上与中国开展合作,实际上仍然以对抗的姿态,处理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缓和是中国追求的目标,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不希望两国对抗,当然也不希望其他国家被迫在中美之间作出选择。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美关系缓和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可能面临重新选择的问题。中东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向美国输出更多的利益,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和美国国债,预示着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将会低下高贵头颅,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他们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重新调整自己的策略。沙特阿拉伯宣布暂缓加入金砖国家,可能与俄罗斯担任主席国有关,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许多国家意识到,在中美世纪性博弈中,中国似乎处于下风,为了维护中美关系、中国随时都可能会作出妥协。因此,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罪美国,所以,他们决定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与中国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做既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商业机会,但同时又不会在中美对抗中失去更多。
可以非常坦率地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会忘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从来没有选择绥靖主义,面对世界不公,中国从来没有向后退缩。中美关系缓和,或许是美国新闻媒体所努力营造的假象,目的就是要欺骗世界。
中国把中美关系的缓和看作是中国的既定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与霸权主义作斗争的战略。第一,中国认为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是错误的,只要美国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都将奋起抗争。如果美国破坏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定会充分表达发展中国家的意见,维护联合国的尊严,确保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得到尊重。
第二,中国强调中美关系缓和,寄希望于中美两国人民。美国华盛顿政客的对华政策,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坚决反对。但是,美国是一个拥有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美之间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考虑到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排除一切障碍,克服困难促进中美两国合作。因为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第三,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强调“市场归市场”,希望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合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在政治上支持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外交上实行鸵鸟政策。
总而言之,绥靖主义不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采取一切措施缓和中美关系,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聚精会神地发展经济。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崩溃,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但是,中国已经意识到,美国债务经济不可持续。中国正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规避风险,中国永远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不会被美国捆绑,成为美国战争经济的牺牲品。中国之所以在处理内政和外交问题上保持克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已经意识到,欲速则不达,如果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操之过急,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导致世界陷入空前混乱。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首先,美国政府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不得不缓和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以便为总统竞选连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如火如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气势如虹,在党内竞选中接连取得胜利,基本上已经锁定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美国民主党总统虽然缺乏党内的挑战者,但是,由于引以为傲的外交政策出现严重问题,陷入乌克兰冲突和巴以冲突之中不能自拔,美国军舰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控制局势反而被也门武装频繁袭击,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军事基地已经成为当地武装组织打击的目标,美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亚太地区制造事端,美国国际压力将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中美战略态势,而是要稳住阵脚,争取竞选连任成功。
美国民主党总统虽然取消了特朗普政府的“中国行动计划”,但是并没有为两国文化交流创造条件,相反地,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华人学者在美国的处境越来越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一方面强调不支持“台独”,可是另一方面,派出军舰在台湾海峡游弋,目的就是要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民主党政府所释放的各种信息,表面上看是混乱和互相矛盾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则是美国政府缓兵之计。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任何松懈和麻痹,都可能会给中国发展带来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