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创设2000亿专项再贷款
这是央行今年新创设的又一项再贷款,在支持特定领域的同时有助于推动宽信用。内外权衡下,以再贷款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依然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工具。
详解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9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对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积极投放中长期贷款。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尽量满足实际需求,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同时落实已定政策,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央行披露信息显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利率为1.75%,该利率和今年创设的科技创新等其他几类再贷款相同。但不同的是,财政贴息将进行配套支持,形成中央财政贴息+专项再贷款的模式。
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该类再贷款同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即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向企业发放贷款、管理台账,之后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或激励资金,人民银行按贷款发放量或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或提供激励资金。央行明确,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近期地方上已形成相关项目清单。此前21世纪经济报导独家报导,9月初监管部门组织地方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项目投向16大领域及128个细分领域(参见:),央行此次再贷款支持的10个领域在前述领域之内。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表示,制造业技改投资,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部分,前期表现不弱。因此,设备更新再贷款对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拉动,更多是“锦上添花”,预计年内企业中长期融资边际改善,但更多要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拉动作用。
结构性政策工具的“进退”
此次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是央行今年新推出的一类再贷款,属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范畴。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创设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设立了再贷款和再贴现这两类传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直到2014年前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才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包括抵押补充贷款PSL、定向降准等工具都创设出来。
2020年后,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陆续创设,今年创设得更为密集。据记者梳理,今年央行再次先后推出至少6400亿元再贷款工具,具体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以及此次2000亿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这是央行今年新创设的又一项再贷款,在支持特定领域的同时有助于推动宽信用。内外权衡下,以再贷款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依然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工具。
详解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9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对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积极投放中长期贷款。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尽量满足实际需求,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同时落实已定政策,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央行披露信息显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利率为1.75%,该利率和今年创设的科技创新等其他几类再贷款相同。但不同的是,财政贴息将进行配套支持,形成中央财政贴息+专项再贷款的模式。
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该类再贷款同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即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向企业发放贷款、管理台账,之后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或激励资金,人民银行按贷款发放量或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或提供激励资金。央行明确,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