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涨幅落至2.5%
“全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8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1.7%,涨幅均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CPI同比涨幅中,价格翘尾和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约0.8和1.7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前值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2.4%,涨幅扩大2.2个百分点,鸡肉、鸭肉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6.6%和12.7%,惟鲜果、鲜菜价格同比涨幅均较前值回落。当月,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21.9%、19.8%,涨幅均有回落,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持平于7月的0.7%。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CPI同比涨幅逊于预期与食品价格涨幅回落,以及非食品价格的拖累有关,“CPI上涨节奏的驱动力或已转向非食品价格领域”。他续称,近两个月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主要受到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放缓,以及疫情阶段性干扰服务价格回升的影响。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坦言,食品价格涨势放缓,是上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因,前期对食品价格涨幅贡献最大的猪肉、蔬菜价格环比涨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另一方面,高温及局部地区疫情散发背景下,出行需求的释放受到抑制,非食品价格中的旅游、交通等服务消费价格均有所回落。
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获纾缓
赵伟提醒,PPI同比涨幅超预期回落主要受到生产资料价格的拖累,生活资料价格的支撑力度亦有所减弱。分行业看,在国际油价下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原油、黑色链领域价格多有回落,但部分行业价格在“稳增长”政策环境中出现回升。
丁宇佳补充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国内煤炭等行业“增产保供”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以及钢材等行业需求相对偏弱影响下,8月工业品价格整体延续下行走势,并带动PPI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受此影响,中下游行业企业成本压力得到进一步纾缓,企业利润亦开始从上游向中下游行业转移。
警惕明年上半年通胀超预期
展望未来,中金公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文朗预计,未来3至6个月,猪肉价格或推动CPI同比涨幅升穿3%;此外,随着疫情的缓释、基建的发力等,供求缺口收敛或将续力,并推动2023年CPI同比中枢升见3%附近。他并指,在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并不急迫、财政政策加力仍有空间背景下,未来12至24个月供需缺口有望转正,通胀水平可能有较强韧性,“CPI同比涨幅易升难降”。
丁宇佳相信,随着高温的消退,及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消费有望加速修复,9月CPI同比涨幅是否会升破3%关口,取决于猪肉储备投放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以及疫情对消费修复的扰动情况。至于PPI,在欧美持续升息、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以及国内需求的不畅,PPI同比涨幅或续回落,“未来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CPI高、PPI低’的格局料将延续,PPI的低位运行有利于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
“全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8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1.7%,涨幅均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CPI同比涨幅中,价格翘尾和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约0.8和1.7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前值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2.4%,涨幅扩大2.2个百分点,鸡肉、鸭肉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6.6%和12.7%,惟鲜果、鲜菜价格同比涨幅均较前值回落。当月,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21.9%、19.8%,涨幅均有回落,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持平于7月的0.7%。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CPI同比涨幅逊于预期与食品价格涨幅回落,以及非食品价格的拖累有关,“CPI上涨节奏的驱动力或已转向非食品价格领域”。他续称,近两个月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主要受到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放缓,以及疫情阶段性干扰服务价格回升的影响。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坦言,食品价格涨势放缓,是上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因,前期对食品价格涨幅贡献最大的猪肉、蔬菜价格环比涨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另一方面,高温及局部地区疫情散发背景下,出行需求的释放受到抑制,非食品价格中的旅游、交通等服务消费价格均有所回落。
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获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