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另起炉灶
这番表态被一些西方新闻媒体曲解。他们认为中国国际战略实质性变化,不再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这既是对国际秩序的歪曲,同时也是对中国对外战略的严重误导。
国际秩序发展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早在1648年,西欧城邦国家签署一系列条约,树立了主权概念,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该国际秩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主权原则;第二,确立了尊重主权的原则。第三,初步解决了政教之间的关系,为政教分离打下了基础。这种建立在主权基础之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欧洲地缘政治秩序。随着西欧国家对外扩张,这种建立在主权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在世界其他地方逐步推广开来,为现代国际秩序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国家充分意识到,维护世界和平,必须确立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联合国成员在主权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了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维护现行国际秩序,不仅是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神圣职责。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将“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秩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上了世界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权国家,实行单边主义,动辄发动战争,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美国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国际秩序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基础之上。假如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实行大国沙文主义,动辄挑起冲突,发动代理人战争,那么,这样的国际秩序不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际秩序,而是美国建立的违反联合国宪章所确立基本原则的国际秩序。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美国把自己看作是地球的主宰,自诩为国际警察,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对其他国家指手划脚。美国每年发表国别人权报告,丝毫没有意识到,美国正在以实际行动粗暴践踏国际准则,破坏国际秩序。这种贼喊捉贼的做法,一方面充分说明美国所维护的国际秩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充分说明,美国试图把中国纳入他所建立的国际秩序中,让中国匍匐在地,唯美国马首是瞻。中国绝对不会答应。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竭尽所能,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在联合国安理会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在联合国承受著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不应承受的重大责任。中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支持联合国开展工作。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除了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之外,要求中国向联合国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是强人所难。
中国愿意和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一道,维护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在促进国际和平发展方面竭尽所能,确保人类文明发展不会走回头路。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在对外关系发展中应当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必须坚决按照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办事,不允许一些国家“例外”。如果试图破坏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把自己的霸权利益置于联合国成员普遍利益之上,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导者,那么,中国必须带头反对。
中国已经发表美国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白皮书,全面声讨美国不法行径。这说明中国决定高举联合国宪章的旗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立场,有责任维护国际秩序。如果美国执迷不悟,在破坏国际秩序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形成维护联合国宪章的统一战线,与霸权主义作斗争。
欧洲联盟作为欧洲国家一体化的产物,应当在维护国家团结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姿态,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布鲁塞尔官员们似乎试图建立一个类似于封建制的集团组织,把欧洲联盟成员变成诸侯国,不断地采用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手段,削弱成员国的主权。欧洲联盟作出的一些重大决策,之所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根本原因就在于,欧洲联盟试图凌驾于成员国主权之上,制定的规则完全无视主权国家的实际需要,欧洲联盟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在重大事项方面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国际秩序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区国家间的组织,有利于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地区国家之间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但是,如果地区性的组织制定封闭条款,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人为设置贸易壁垒,那么,非但不能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国际秩序遭到破坏。同样道理,如果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注入排他性条款,把全球统一大市场分割成若干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甚至通过重建供应链系统,将一些国家排除在外,那么,全球化发展将会遭遇逆流,国际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
维护国际秩序必须去伪存真,必须明辨是非。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共同努力,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但是,国际秩序正遭到破坏。霸权国家打着维护国际秩序的名义,以自己制定的规则充当国际普遍规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联合国之上,把自己塑造成正义的化身,动辄指责其他国家。对于这种破坏国际秩序的做法,中国理直气壮地加以反对。中国不谋求改变国际秩序,中国也不会主动挑起争端。中国把和平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希望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对外关系都不会改变。把中美之间的矛盾,看作是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挑战,显然是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中国维护国际秩序,而美国破坏国际秩序。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承认美国单方面制定的规则,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动辄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中国希望各国和平共处,希望中美相互尊重,在维护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番表态被一些西方新闻媒体曲解。他们认为中国国际战略实质性变化,不再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这既是对国际秩序的歪曲,同时也是对中国对外战略的严重误导。
国际秩序发展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早在1648年,西欧城邦国家签署一系列条约,树立了主权概念,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该国际秩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主权原则;第二,确立了尊重主权的原则。第三,初步解决了政教之间的关系,为政教分离打下了基础。这种建立在主权基础之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欧洲地缘政治秩序。随着西欧国家对外扩张,这种建立在主权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在世界其他地方逐步推广开来,为现代国际秩序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国家充分意识到,维护世界和平,必须确立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联合国成员在主权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了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维护现行国际秩序,不仅是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神圣职责。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将“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秩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上了世界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权国家,实行单边主义,动辄发动战争,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美国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