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 保障春耕
插秧专列满足了春耕用工出行需求,被沿线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车。“这几年,来我们这里插秧的农民基本都是坐专列,今年专列提前开了,准备的时间也更充裕了。”七星农场农户孙连江对插秧专列赞不绝口。
今年,结合疫情影响和春耕条件,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原有前往垦区方向的图定列车基础上,自4月30日至5月15日连续开行16趟插秧专列,增加客席能力,车厢编组由10辆扩编至16辆。开行日期与往年相比提前一周,进一步优化“插秧客”的作息时间和行程安排。
为做好旅客运输与疫情防控两不误,各站采取预订办理团体票等方式为务农人员办理客票,增设专用进站安检和体温测量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风险。前进镇站站长张明吉介绍,“车站与当地农场建立动态联系,目前部分地块已经完成了泡田,预计‘五一’小长假后将迎来春耕客流出行高峰”。
在持续开好插秧专列基础上,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还陆续增开宝清、五常、前进镇等粮食产区方向的旅客列车,满足春耕生产人员出行需求。
河南:科技壮苗保夏粮
一大早,河南项城市李寨镇东薛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山峰带领几位村民来到他承包的现代农业园区试验田,这片“千亩方”麦田要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不多久,项城市农业部门组织的航空专业服务队来到这里,12架无人机一字排开,腾空而起,操作手娴熟地掌控着展开作业。
近期,随着气温攀升,小麦田间管理进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
田间管理,科技是关键。在项城市农投公司的麦田里,农技专家现场教学,一堂生动的苗情促弱转壮培训课正在进行。“如何增加小麦分蘖”“一类麦苗需要浇水吗”“晚播主要预防哪些病虫害”……项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韩景虹与农户们一起蹲在麦地里,耐心作答。红旗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栾玉亭听得格外认真。去年,合作社种植的3000亩小麦晚播,苗情不容乐观。“从整地、播种到春管,全程都有专家指导。根据指导,加强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控,麦苗长势一天一个样。”听完课,栾玉亭心里踏实多了。
针对晚播小麦田间管理,项城市成立“科技壮苗”服务团队,以农技人员为主,吸纳了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加入,利用21个镇(街道)科技服务站,每个村至少选派一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实行挂牌承诺,为农户提供“科技壮苗”全链条技术指导。
当前,河南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关键期。对此,河南省财政及时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06亿元,用于支持全省开展“一喷三防”工作,保障夏粮丰收。
浙江:数字赋能增效率
作为宁波市水稻种植大区,海曙区2021年在古林镇建成国家首批、华东唯一的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运用物联网、无人机遥感、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在10900亩稻田中实现了农机精准化作业、病虫害自动监测和防控、种植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灌溉。在此基础上,去年底海曙区开发“海曙种植大脑”应用,实现10万亩稻田“四情”监测全覆盖,260多户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全部“触网”,走上了夯实粮食稳产高产的信息高速公路。
承包种植985亩稻田的海曙区“全国种粮能手”许跃进说,“从数字化工厂育秧、智能插秧机插秧,到无人机植保、远程操控智能灌溉,再到机械自动收割、全自动智能烘干……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武装到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省工省本增产效果显着”。
目前,“海曙种植大脑”多跨场景应用正不断优化中,未来将实现育秧、耕种、管理、收割、烘干、销售等所有“种粮一件事”的一屏集成、一屏感知,让农民种粮更轻松、粮食生产更有保障。
湖南:秧苗整齐待丰收
4月30日,湖南省桃源县浔阳街道大平村的水稻示范田生机盎然,半个月前新种的早稻秧苗在水田里自由舒展。这一切,刘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秧苗长得整齐,期待今年是个丰年!”
今年33岁的刘刚,是大平村“新晋”的种粮大户,从事农药、稻谷等产品销售多年,今年流转600多亩高标准农田开始种植水稻。刘刚告诉记者,“街道对早稻生产的各项扶助很到位,不仅给我免费发放了3000多斤种谷,在系统培育、技术指导、管理和销售等方面也给了很大帮助,还购置了履节施耕机、高速插秧机等农用机械,我虽然第一次种粮,但信心很足”。
“我们重点搭建电商平台,帮助桃源红茶等本地农产品推销。”桃源县商务局副局长朱先锋告诉记者,目前桃源已有50余家直播带货主体。“以产定销、以产促销、以网推销。今年还将加大力度,帮助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朱先锋说。
插秧专列满足了春耕用工出行需求,被沿线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车。“这几年,来我们这里插秧的农民基本都是坐专列,今年专列提前开了,准备的时间也更充裕了。”七星农场农户孙连江对插秧专列赞不绝口。
今年,结合疫情影响和春耕条件,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原有前往垦区方向的图定列车基础上,自4月30日至5月15日连续开行16趟插秧专列,增加客席能力,车厢编组由10辆扩编至16辆。开行日期与往年相比提前一周,进一步优化“插秧客”的作息时间和行程安排。
为做好旅客运输与疫情防控两不误,各站采取预订办理团体票等方式为务农人员办理客票,增设专用进站安检和体温测量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风险。前进镇站站长张明吉介绍,“车站与当地农场建立动态联系,目前部分地块已经完成了泡田,预计‘五一’小长假后将迎来春耕客流出行高峰”。
在持续开好插秧专列基础上,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还陆续增开宝清、五常、前进镇等粮食产区方向的旅客列车,满足春耕生产人员出行需求。
河南:科技壮苗保夏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