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服务业纾困利好将集中落地
专项配套支持政策加紧酝酿,确保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
新一轮服务业纾困政策利好将集中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14部门联合提出43项纾困措施以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正在加紧部署。针对餐饮、零售、旅游等服务业领域特殊困难行业,除了财税减免、金融支持等惠普性和针对性兼具的政策礼包有望加快“落袋”外,还将酝酿出台更多专项配套支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确保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
服务业纾困迎政策利好
作为一家致力于转型文旅产业的公司,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累计投资近300亿元,打造了4个文旅景区和乐园项目,拥有1家旅行社、2个海洋公园、17家高端酒店、20多家民宿客栈等。然而,受疫情影响,文旅业务一度遭遇全线亏损。
新华联文旅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旗下新华联酒店2020年获得稳岗补贴137.57万元、社保减免2107万元,2021年争取相关补贴297.5万元。酒店自身则通过加强内控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水平,不断扩大及挖掘新的营业增长点。2021年酒店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13.98%,恢复到2019年的86.2%。
“在政策扶持和积极自救下,公司已步入缓慢复苏轨道。然而,整体运营压力仍未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旅行社和景区依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上述负责人说。
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服务业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迫在眉睫。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近期要抓紧出台措施,加大帮扶力度。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时隔数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3项具体措施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恢复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抓紧出台具体的政策实施办法。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
部委地方接连出招
记者注意到,有关部门近日频频部署,加紧酝酿专项配套政策,力促服务业领域纾困举措尽早落地。
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全国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政策措施视频会。要求对于可直接实施的政策措施,要立即组织实施,确保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对于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政策措施,要抓紧出台具体政策实施办法和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政策尽快落地执行。
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具体领域,纾困措施也在进一步明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餐饮企业面临客流量减少、成本上升等困难,经营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面临更大的困难。“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实举措,同时,推动各地及时制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推动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企业早受益,推动行业恢复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在旅游业领域落地落实,进一步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纾困惠企举措。交通运输部提出,主动对接财税、金融、社保等部门,研究细化帮扶措施。
地方上也在加快行动。比如,重庆市印发《支持服务业等困难行业纾困恢复十条措施》,通过延长失业保险降费、缓缴公积金、贷款贴息等,支持生活服务、旅游等行业纾困恢复。
行业信心有所增强
“此外,随着纾困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也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有利于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市场主体和稳定预期,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陈丽芬说。
这在企业身上已有体现。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表示,在跨省游受阻情况下,暂退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能够切实减轻旅行社企业的资金使用压力。此外,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紧张情况,使得企业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上。
“一系列纾困政策特别是减税降费、中长期贷款支持等,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加快复苏的希望,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上述新华联文旅相关负责人说。
既要统筹降本和增效,也要兼顾当前纾困和长远发展。张致宁认为,企业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出发,用好政策工具包。“开源”方面,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活动和会展活动的招投标等工作,拓宽企业收入渠道;“节流”方面,积极申请相关费用减免,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陈丽芬提出,企业在享受政府“输血”的同时,也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洞察消费市场变化,提高创新能力,积极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
专项配套支持政策加紧酝酿,确保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
新一轮服务业纾困政策利好将集中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14部门联合提出43项纾困措施以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正在加紧部署。针对餐饮、零售、旅游等服务业领域特殊困难行业,除了财税减免、金融支持等惠普性和针对性兼具的政策礼包有望加快“落袋”外,还将酝酿出台更多专项配套支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确保企业尽早享受政策红利。
服务业纾困迎政策利好
作为一家致力于转型文旅产业的公司,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累计投资近300亿元,打造了4个文旅景区和乐园项目,拥有1家旅行社、2个海洋公园、17家高端酒店、20多家民宿客栈等。然而,受疫情影响,文旅业务一度遭遇全线亏损。
新华联文旅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旗下新华联酒店2020年获得稳岗补贴137.57万元、社保减免2107万元,2021年争取相关补贴297.5万元。酒店自身则通过加强内控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水平,不断扩大及挖掘新的营业增长点。2021年酒店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13.98%,恢复到2019年的86.2%。
“在政策扶持和积极自救下,公司已步入缓慢复苏轨道。然而,整体运营压力仍未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旅行社和景区依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