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公告暴露上市公司套保制度短板
浮亏变成实亏,5510万元竟由期货交易员赔偿
从这份《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进展公告》中不难理出整个事件期货端操作的几个基本脉络。
根据公告,金字火腿2021年3月16日开立期货账户,期货决策小组综合考量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程度、市场行情、未来生猪价格走势以及公司2021年度猪肉采购计划等各种因素,为增强对公司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管控,有效规避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于2021年8月逐步买入生猪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使用保证金在5000万元以内。
2021年8月底,期货交易员操作公司账户陆续买入生猪期货2111、2201、2203、2205合约,公司账户从17000元/吨左右开始建仓,至15000元/吨左右完成建仓,其间生猪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13000元/吨左右。
2021年9月初,公司决定将所持仓的全部生猪期货合约后期进行实物交割,并补充了部分保证金(最高时保证金为7000万元)。
2021年9月中旬开始,生猪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因对后市过度悲观,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公司期货交易员擅自将持有的合约进行了平仓操作,导致公司期货账户总计亏损5510.53万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已收到期货交易员支付的5510.53万元。之后,公司一直未开展期货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公告,金字火腿的期货交易仅最后的平仓是由期货交易员“擅自”作出,而之前的操作则并不是。对此,受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位交易员的平仓操作并不是造成金字火腿期货账户亏损的原因,只是让浮亏变实亏显示到了账面上,因此,亏损也并非该交易员造成的。相对应,一家以生猪为原料的公司,由于生猪期现货价格同步下跌,其在现货原料买入方面则能省出相应的钱,如果是套期保值操作,那么期现对冲后未必就是亏损的。
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投资专业委员会研究咨询部业务总监王勇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如果是严格按照套期保值的原则来操作,期货端的损失能够被现货端的超额盈利抵消,也就是说套期保值的损益归零。从这一点看,就不该让这位交易员去赔偿工具损益。
信披迷雾重重,套保操作引发市场多方质疑
证监会去年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此规定,套期保值交易如果产生足以影响当期重大损益的后果,显然构成应当予以披露的重大事件。
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交易的期货等衍生品的公允价值减值与风险对冲资产价值变动加总后合计亏损或浮动亏损金额达到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或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上市公司应及时予以披露。依据上述规则,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应予披露的重大信息具体范围应当包括:公司拟开展套期保值的相关董事会决议及套期保值的具体信息,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目的、拟投资的期货品种、拟投入的资金额、拟进行套期保值的期间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相关条件、套期保值业务的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及公司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等信息,以及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交易发生的重大亏损等。
这份更正公告称,本报告期公司因工作疏漏,将赔偿款误认为期货套保本金计入收回期货本金中,对于投资损失和赔偿收入均未进行账务处理。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等有关规定,针对上述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该事项仅对“合并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入”有影响,不涉及追溯调整、不影响合并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此外,公司公告在进行套保风险分析时称,期货行情变动较大,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投资损失。对此,王勇认为,“投资”表明了公司对期货套期保值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即单纯以期货一本账来看此次套保的风险问题。
他还表示,该公司在进行套期保值信披时虽然披露了整个期货端操作的详细过程,但由于公告称套期保值是“为增强对公司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管控,有效规避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这就涉及公司在现货端何时买进生猪原料与期货端的操作对应问题,而这些上市公司并没有做对应的披露,又为此次套保信披蒙上了一层迷雾。
制度存在漏洞,暴露上市公司套保制度共性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公告和财报中套保披露的瑕疵仅仅是表现出来的特征,而这背后隐藏的“制度性投机”才是根本。即实体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使用的套期保值方法借用了金融投资或投资机构的理念和方法,并用内控制度固化这些投资的方法,而且依照投资性的制度开展经营资产风险管理业务,其产生的损益均是投资交易的后果。
对此,王勇认为,金字火腿在套期保值制度中,采用了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设立了投资的项目管理组织——“期货决策小组”“期货工作小组”,显然并不是套期保值操作该有的管理形式。
“很多企业错误地从投资交易的角度认定金融衍生品业务属于简单的交易事项,因此在制度上都趋向于建立一套管理交易的制度。例如,企业认为期货部门建立了交易管理制度就意味着已经拥有了套保的管理制度,但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认知误区。”在“金川集团套期保值管控体系创设”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讲师张涛看来,套保管理制度是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管理职能包括企业管理职能的配属和指向、管理部室之间的职能协调与平衡、管理的节点和管理原则、岗位设置与管理工具。交易上包括套期资产识别、套期资产确认、套期资产敞口风险的计量和确认、套期工具的匹配、套期关系的确立、套期会计的处理、套期保值业务评价和考核等。而这一套体系绝非通过期货部门建立交易风控制度就可以简单替代或覆盖。
“现在一些企业在做套期保值业务的时候,不知道这个业务到底应该怎么管,上市公司披露出来的大部分公告,都会看到其是另起炉灶,建立新的组织架构,成立各种小组,在这些小组的基础之上,貌似建立的机构还挺健全的,实际上却是两套领导班子多头管理,容易造成混乱。”张涛表示,“套期保值对于一个大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业务,但这项业务是要去管理的。”他建议,可以把这项业务的一些职能一个个地插入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架构中,然后去设置内控。
在他看来,套期保值的管理核心在财务上。“因为财务一手对接的是现货口,一手对接的是期货口。财务核算一下符不符合套期关系,在套期期间期现货价格波动是怎样的,然后套期结束的时候,相关的关系有没有做好。如果没有做好,财务就可以把信息一个一个地反馈回去。这样的话,风控部门从财务这里获得的是一手资料,有一个真实的数据和信息,对整个套期保值业务才能把控住。而金字火腿套保引发质疑,正是因为财务上出现了乌龙。”
浮亏变成实亏,5510万元竟由期货交易员赔偿
从这份《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进展公告》中不难理出整个事件期货端操作的几个基本脉络。
根据公告,金字火腿2021年3月16日开立期货账户,期货决策小组综合考量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程度、市场行情、未来生猪价格走势以及公司2021年度猪肉采购计划等各种因素,为增强对公司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管控,有效规避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于2021年8月逐步买入生猪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使用保证金在5000万元以内。
2021年8月底,期货交易员操作公司账户陆续买入生猪期货2111、2201、2203、2205合约,公司账户从17000元/吨左右开始建仓,至15000元/吨左右完成建仓,其间生猪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13000元/吨左右。
2021年9月初,公司决定将所持仓的全部生猪期货合约后期进行实物交割,并补充了部分保证金(最高时保证金为7000万元)。
2021年9月中旬开始,生猪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因对后市过度悲观,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公司期货交易员擅自将持有的合约进行了平仓操作,导致公司期货账户总计亏损551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