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已回归国际舞台 以韧性应挑战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各区区议会都在讨论推动地区经济的活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经济发展对香港很重要,特区政府在对内和对外方面均下功夫开拓商机,且现时香港已回归国际舞台,期待港人本着努力不懈、灵活多变的韧性,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再创高峰。
李家超表示,经济发展对香港很重要。在疫情完结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开拓商机方面,包括内部振兴经济,以及对外发展经济商机,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在本地已经做了很多不同的措施;而在外国,我们招商引资亦都做了很多工夫,包括到不同地方介绍香港的机遇和香港在疫情后已经回到国际舞台中心。
刚才我说香港作为盛事之都的魅力,我们怎样展现,令更多盛事在香港推广?这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因为盛事经济所带来的是多方面的经济收益,包括一些国际会议带来不同的国际人士,他们除了开会之外,亦会在会议期间及之后有不同的经济活动。例如在体育活动方面,亦同样带来不同人士到香港观赏赛事;参与赛事的外国运动员亦都会经过自己的网络,包括他们的社交媒体去宣扬香港的良好经验、良好经历、良好体会。这些都更加吸引不同人士来到香港。文化旅游亦是我们现正开展的,我们有很多吸引力令人们来香港作文化旅游、深度旅游。
在整体方面,我们知道环球经济有不同挑战,息口还是高,供应链亦有一些阻滞,地球上不同地方有一些政治上的冲突,这些都令到整体经济受到压力。但香港在两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例如旅游业和消费行业,我们的零售业发展不错。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旅游业或零售业的增长都是理想的,有些更有双位数字的增长。当然,每一季都会有起伏。
我们看到现时旅客来香港的数字是不断地增加,在疫情之后,来香港的旅客,无论是由内地或海外到来的也好,已经回复到疫情前的六成至七成左右。香港的吸引力仍然令来自某些地方的访港旅客数字已超过其在二○一八年的数字,特别是菲律宾和泰国。相比二○一八年,即疫情之前,我们看到来香港的泰国和菲律宾游客已经超过二○一八年的水平,即是已经多过100%。当然,在某些领域我们因为运力的原因还需追上。我们相信在今年年底,我们的运力整体可以回复到大致正常,在旅游和零售方面会有更加好的势头。
近期,你们可以看到我们举办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日夜缤纷”,都是搞活香港的经济。其中,譬如近期刚刚完结的工展会,我们看到人流增加了20%;而我们听到营业额亦创了历史新高。这些都能够证明香港无论在吸引力和活动方面都可以发挥令经济更有动力的作用。
但我要说,香港人要本着我们一向努力不懈、灵活多变的韧性,想多一点吸引人来港,以及吸引人在本地消费的方法。例如我听到不同人士在一些大型活动也好、平常也好,某些店铺排长龙,但某些店铺或食肆可能有空位、有吉位。每个行业的营运者,我相信一定能各出奇谋,不只是吸引游客。人流出现之后,为什么人流去某一个地方,而不到某些地方呢?这就是个人要争取,令自己有吸引力。当然,良好体验亦是重要的,包括良好服务态度、优质服务要保持,令任何人,无论本地消费者或外来消费者都有良好的体验,这些都是重要的。香港一向都是一个盛事之都、礼貌和好客之都。但同样地,我们都明白,在我们周边的城市也好、国家也好都在进步,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与时并进,想出方法,在自己的行业变得更有竞争优势、更有吸引力,令消费者有更良好的体会,这需要各方努力。
李家超指,我对香港人很有信心,因为一向以来,香港经历不同风风雨雨,有强势的时候,亦有低谷的时候。环球经济的确影响了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开放型城市的整体经济,但我们亦有优势,我们要发挥好优势,每个人都要参与,政府有责任带头搭台,筹办、推动,但真正营运要讲内容,等于推广某些产品,都要产品本身是可以的。我信香港人可以,我信香港人会灵活,但在经历这个常态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想多一些新的方法。我看到在某些行业,例如化妆品行业,有些具代表性的公司已经将销售目标转为不看营业额,而是看重服务,这个转变令所有销售员都更重视到访的顾客,对其服务和照顾,从而将单次消费顾客变为长期顾客。我相信每个营运者都有其方法和“桥”,我信香港人在这方面的灵活多变,我信香港人会发挥好一向的好客之都、良好服务,以及令旅客有良好体验的优势。我相信共同努力下,香港在二○二四年可以克服困难和挑战,而且用好机遇,往往我们都可以再创高峰。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各区区议会都在讨论推动地区经济的活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经济发展对香港很重要,特区政府在对内和对外方面均下功夫开拓商机,且现时香港已回归国际舞台,期待港人本着努力不懈、灵活多变的韧性,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再创高峰。
李家超表示,经济发展对香港很重要。在疫情完结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开拓商机方面,包括内部振兴经济,以及对外发展经济商机,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在本地已经做了很多不同的措施;而在外国,我们招商引资亦都做了很多工夫,包括到不同地方介绍香港的机遇和香港在疫情后已经回到国际舞台中心。
刚才我说香港作为盛事之都的魅力,我们怎样展现,令更多盛事在香港推广?这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因为盛事经济所带来的是多方面的经济收益,包括一些国际会议带来不同的国际人士,他们除了开会之外,亦会在会议期间及之后有不同的经济活动。例如在体育活动方面,亦同样带来不同人士到香港观赏赛事;参与赛事的外国运动员亦都会经过自己的网络,包括他们的社交媒体去宣扬香港的良好经验、良好经历、良好体会。这些都更加吸引不同人士来到香港。文化旅游亦是我们现正开展的,我们有很多吸引力令人们来香港作文化旅游、深度旅游。
在整体方面,我们知道环球经济有不同挑战,息口还是高,供应链亦有一些阻滞,地球上不同地方有一些政治上的冲突,这些都令到整体经济受到压力。但香港在两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例如旅游业和消费行业,我们的零售业发展不错。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旅游业或零售业的增长都是理想的,有些更有双位数字的增长。当然,每一季都会有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