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经济呈现“三稳”态势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供需两端稳步增长,内外需加速回升,复苏面持续扩大,市场预期稳定向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生产经营持续改善、融合创新应用赋能强劲,成为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呈现的主要亮点。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背景下,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居民消费持续恢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经济周期性回升力量仍将不断增强。
回升向好工业经济呈现“三稳”态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8.1%;
截至今年5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5%和52.4%……
田玉龙表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稳中加固,工业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态势更加牢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稳中向好,支撑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在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看来,上半年工业生产成为恢复最快的部门,多数行业持续向好、企业利润得到较快增长,远超疫情之前增速。
具体来看,上半年,在我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九成以上;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市场投资信心不断增强;截至5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5%和52.4%。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的优势持续巩固,产业体系韧性彰显,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市场潜力不断激发,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断拓展。
加“数”前行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数十台二十万吨级的大型设备,就这样轻松地落在‘云’上。”据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智慧制造平台项目负责人刘汤词介绍,7月28日,公司智慧制造平台正式上线。
据了解,在南南铝加工各大制造中心,每个月都有数十吨铝板带材将从这里运出,分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3C半导体等各大领域市场。
当每一块铸锭进入生产流程,智慧制造平台会自动抓取数据,同步监测其他工序上的实时变动,配合生产现场主操手的各项操作,快速计算出最优生产控制参数,实现全流程生产方案和效率提升。
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的代表,上半年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也呈现亮眼表现。
据统计,今年1-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产销两旺。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两倍。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乘体验,由长沙市交警支队牵头实施的“梅溪湖-高新区智慧定制公交线”正式通过交通局线路审批。5月17日早上7点45分,由玉兰路南园路口站和梅溪湖街道办事处站的两辆智慧定制公交准时发车,开往信息产业园站,开始正式试运营。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供需两端稳步增长,内外需加速回升,复苏面持续扩大,市场预期稳定向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生产经营持续改善、融合创新应用赋能强劲,成为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呈现的主要亮点。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背景下,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居民消费持续恢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经济周期性回升力量仍将不断增强。
回升向好工业经济呈现“三稳”态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8.1%;
截至今年5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5%和52.4%……
田玉龙表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稳中加固,工业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态势更加牢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