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虎答中评:习马二会引领两岸和平发展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在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马英九先生时隔九年第二次会面,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会面。对此,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细谈了他对这次会见的感受。李义虎表示,虽然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在会见马英九的场合发表,但承续着201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重要讲话、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的基本精神、基本脉络,彼此间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是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台政策讲话。讲话通篇以“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为主旋律,以“四个坚定”为核心论述,格局宏大、胸怀宽广、气势恢宏,同时立意深刻、言近旨远、语重心长。
李义虎说,首先,总书记讲话的切入点非常好,提供了精准把握两岸关系本质和趋势的历史方位和时空背景。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即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又有“世界”这样一个横向的时空坐标,他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我们有“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这样的格局和气势,能够使大家从历史的长度和世界的宽度去看待两岸问题,打破“孤岛思维”和分裂势力制造的信息茧房,特别是,能够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李义虎告诉中评社记者,“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再次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一个何去何从、如何选择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要有正确的历史认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担负起共同的责任。应该说,这些对两岸和平发展有着很强的引领性作用。”
李义虎进一步说,由于民进党在岛内当政多年,两岸和平发展确实受到过一些干扰,但是大陆方面有着坚定的信念,坚信两岸关系的时、势、义在我们一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在我们手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干涉,同时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重心放在面向台湾同胞、台湾社会,大力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并以我为主地启动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无论是国民党执政还是民进党执政,我们都会大力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多年来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正因为如此,总书记的讲话强调“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并且说“这个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话是对着台湾民众讲的,是他跟岛内民众的一次倾心谈话。“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并最终去实现两岸统一,实际上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两岸人民的福祉,包括让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同胞都过上好日子。应该说,这是总书记‘人民至上’思想在对台政策领域的直接体现,跟二十大报告‘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论述高度一致、一脉相承。”
谈及习总书记讲的“四个坚定”,李义虎说,第一个是“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主要强调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同时,“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就家里人的事先接触交流起来”。
第二个是“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主要讲的是发展和福祉,特别是大陆的发展成果可以优先让台湾同胞分享,可以让台湾同胞获得更多的福祉和利益。
第四个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证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两岸统一的内在逻辑,同时对两岸青年寄予了极大希望。总之,“四个坚定”的每一个“坚定”都有其对应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另外,李义虎也表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于美国和其他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举动,再度表达了严正的立场和明确的态度,即要做到“坚定地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就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也就是要在新形势下有力开展“两反斗争”。本月初,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通电话的时候已向对方清晰明确表达了我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政策要点,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纵容支持,我们不会听之任之”,希望美方把不支持“台独”的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这次在会见马英九的场合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再一次把我们坚持“两反”的立场做了一个更为有力、更有针对性的表达。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在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马英九先生时隔九年第二次会面,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会面。对此,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细谈了他对这次会见的感受。李义虎表示,虽然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在会见马英九的场合发表,但承续着201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重要讲话、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的基本精神、基本脉络,彼此间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是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台政策讲话。讲话通篇以“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为主旋律,以“四个坚定”为核心论述,格局宏大、胸怀宽广、气势恢宏,同时立意深刻、言近旨远、语重心长。
李义虎说,首先,总书记讲话的切入点非常好,提供了精准把握两岸关系本质和趋势的历史方位和时空背景。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即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又有“世界”这样一个横向的时空坐标,他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我们有“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这样的格局和气势,能够使大家从历史的长度和世界的宽度去看待两岸问题,打破“孤岛思维”和分裂势力制造的信息茧房,特别是,能够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李义虎告诉中评社记者,“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再次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一个何去何从、如何选择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要有正确的历史认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担负起共同的责任。应该说,这些对两岸和平发展有着很强的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