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 内销订单接不停

  中评社香港8月2日电/大公报报道,离郑州300公里远的濮阳市台前县,康贝母婴和奥宝诺服饰两家企业的工人们都各自忙碌着。两家企业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在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远离大城市的小企业来说,小品牌也有大市场。与其花力气与大品牌抗衡,不如聚焦自己的受众市场,“性价比”是产品的“通行证”。

  主要生产母婴用品的康贝母婴定位是中小城市、乡镇的消费者。康贝母婴负责人方修善是80后。他告诉记者,现在连农村都基本上不会自己给孩子做衣服床褥了。他主要接国内订单,还有40%订单自产自销,产多少销多少,不担心库存问题。“大家只要看材质可以,价钱可以就买。因此农村对母婴用品需求特别大。”

  奥宝诺服饰的老板娘则亲自上阵,正为一批出口到日本的羽绒服剪开口袋,“出口的订单一般要求会高一点。”老板娘告诉记者,做完这批出口订单就不再接出口了,要全力接内销。“内销的订单接不完,只要有工人。”老板杨纪彬也有自己的考虑,“对工人来说,内销比外贸单要能多赚些。得让工人多赚,企业才能多赚。”

  就在这批外销订单的旁边,一位工人身边堆积了如山般的黑色羽绒服,她正在为这批羽绒服做最后的质量检查。“这批订单的消费人群都是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价格比日本那批货要便宜得多。”当记者问,这批羽绒服都销往哪儿时,杨纪彬笑着说,“你看看现在中国这个年纪的老年人有多少,你就知道这种单子的销量到底在哪儿,到底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