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柯文哲机会挑战都在年轻人投票率
中评社台北1月12日电(记者 郑羿菲)2024大选倒数时刻,蓝营频操作弃保,终让白营炸锅,选前关键时刻蓝白几乎走向翻脸,为“立委”选举增添变数。在“总统”大选部分,台湾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似有带起民众投票的热情,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中壮年与柯的车队打招呼,但终究柯的机会还是在年轻人投票率,这股选民的热情,能否催动投票率,也是柯的挑战,还有待观察。
柯文哲在蓝白整合破局后,泛蓝支持者的归队,让柯的选情一度低迷,但在12月20日前后,柯阵营开始扭转颓势,并接连于台南、桃园、新竹、高雄、台中等多场造势活动中,营造出连柯阵营都意料之外的人潮,场场破万的民意也让柯文哲选情逐渐站稳脚跟。
柯阵营近期的选战策略,主要是催动投票率,包括推动参与造势民众身上别一根小草作为象征的“小草精神”、YouTube超过500万订阅的网红叶式特工,自主发起“扛阿北护台湾”,及孩子回家向长辈拉票的“孙子兵法”,再加上柯阵营也塑造出自己有别于蓝绿丰厚资源,处在传统媒体弱势的“哀兵政策”,开始发酵催动认同的民众自主站上街头。
观察蓝绿白造势场合,蓝绿都属于游览车动员的“传统造势”,好处是确定人够多、媒体上画面好看,但坏处是往往台上还没结束,台下民众就赶着离场,或是被媒体拍摄到吃便当的画面,而白则类似自主动员的“公民运动”,如同2020年代表国民党的韩国瑜造势每场10万人起跳,支持者都是自己想要参与造势活动,造势的人数虽不像蓝绿喊得那么多,但选民热情与黏着度却非常高,也可能带动拉票的效应。
这场2024大选,柯文哲的机会与挑战都在年轻人的投票率高不高,同时这也是最大的变数,柯阵营定下50岁以下选民85%投票率的KPI,认为只要柯文哲支持的主力年轻选民肯出门投票,柯的胜算就非常高。
根据“中选会”资料,2024总投票人数有约1954.8万人,其中20岁到49岁的投票人数逾996.3万人。换言之,50岁以下的选民要有约847万人出门投票,才能达到柯阵营定的KPI,而这群人若有一半支持柯文哲,那柯的选情就非常乐观,只是如何催动这么多人出门投票,就是柯文哲最大的挑战。
不过,近期蓝绿阵营都有自乱阵脚的事件,无疑是柯文哲争取更多选票的机会:蓝营是马英九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标题却被断章取义;绿营则是台军方9日下午突然连续4次发布警报,并错把卫星的英文写成Missile(飞弹),外界质疑绿营又再打“抗中保台”,也引起民进党前台北市党部主委、壮阔台湾联盟理事长吴怡农发文质疑严谨性,却遭绿营网军围剿,犹记得疫情期间深绿背景的“中研院院士”陈培哲对台产高端疫苗多所质疑,就被绿网军打成“中共同路人”,绿连自家人都要往外推,观感并不好。
2024大选是过去几次大选中最混乱的一次,1月11日还发生蓝营背景的前苗栗县长徐耀昌突然发文,批评国民党执政,却不帮苗栗县解决地方财务问题,还得民进党执政伸出援手,恐有造成地方蓝营裂解的风险,再加上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始终神隐,究竟是挺柯还是挺侯也众说纷纭。距离13日投票前1天,蓝绿白三方互相紧咬,谁最后能问鼎大位,恐怕都还存在变数。
中评社台北1月12日电(记者 郑羿菲)2024大选倒数时刻,蓝营频操作弃保,终让白营炸锅,选前关键时刻蓝白几乎走向翻脸,为“立委”选举增添变数。在“总统”大选部分,台湾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似有带起民众投票的热情,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中壮年与柯的车队打招呼,但终究柯的机会还是在年轻人投票率,这股选民的热情,能否催动投票率,也是柯的挑战,还有待观察。
柯文哲在蓝白整合破局后,泛蓝支持者的归队,让柯的选情一度低迷,但在12月20日前后,柯阵营开始扭转颓势,并接连于台南、桃园、新竹、高雄、台中等多场造势活动中,营造出连柯阵营都意料之外的人潮,场场破万的民意也让柯文哲选情逐渐站稳脚跟。
柯阵营近期的选战策略,主要是催动投票率,包括推动参与造势民众身上别一根小草作为象征的“小草精神”、YouTube超过500万订阅的网红叶式特工,自主发起“扛阿北护台湾”,及孩子回家向长辈拉票的“孙子兵法”,再加上柯阵营也塑造出自己有别于蓝绿丰厚资源,处在传统媒体弱势的“哀兵政策”,开始发酵催动认同的民众自主站上街头。
观察蓝绿白造势场合,蓝绿都属于游览车动员的“传统造势”,好处是确定人够多、媒体上画面好看,但坏处是往往台上还没结束,台下民众就赶着离场,或是被媒体拍摄到吃便当的画面,而白则类似自主动员的“公民运动”,如同2020年代表国民党的韩国瑜造势每场10万人起跳,支持者都是自己想要参与造势活动,造势的人数虽不像蓝绿喊得那么多,但选民热情与黏着度却非常高,也可能带动拉票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