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碎片化
确实,从事国际贸易一度不但需要外贸经营权,而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一笔国际贸易可能价值不菲,最后收回来的还都是外币。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贸易专业是高考报名最热、考分最高的专业之一,而进外贸公司则无疑也是当时最好的工作之一。很久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高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现在要开展国际贸易还很有难度吗?答案却是:如今做跨国贸易早已经变得相当容易。
开展线下的话,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开个店或参加一些展会(例如广交会等),就或能有来自海外的客商买你的货实现出口;线上会更简单,比如在亚马逊、ebay、shopee、wish等国际平台注册一个网店,只要你的货品在大洋彼岸那头有人上网看上,之后如可以通过国际邮包寄到海外,收到平台上的海外付款后,一笔国际贸易就完成了。通过线上平台的国际贸易从业者,现在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跨境电商。
改革开放初期,外贸公司主营的国际贸易业务,联结着海内外商品市场的两头,国际贸易业务不但将国内的一些传统产品如丝绸、茶叶等出口到发达国家换取外汇,也把海外很多当时国内没有的产品进口到国内,比如当时海外原产的彩电、冰箱等。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家有专门的外经贸部,主管对外贸易,而当时普通企业不能对外做贸易,国际贸易一般集中在外贸公司,也就是外贸公司有外贸专营权和代理权。外贸公司由于负责大量企业的进出口代理业务,进出口的单子多是多家企业货品的集合,所以那时国际贸易的单子金额较大。
由于国际贸易早期多由大型外贸公司操办,普通公司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处理国际贸易,因而带来了外贸行业、外贸公司的繁荣。但到本世纪初外贸专营全放开之后,大型的综合性外贸公司逐渐减少,各生产企业不再需要依赖专业外贸公司,而均可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同时,参与到外贸业务当中的各类小型公司、个人也日益增多,国际贸易于是日渐变得和国内贸易一样稀松平常。
原本的国际贸易由很多大公司把持,每单金额也较为可观,但当下公司越发灵活而小型,单子也较分散。国际贸易“两小两大”的趋势,就像原来很多跨国贸易的大单子、大公司被零敲碎打成了碎片一样,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碎片化”。
人们早就亲身体会到了这种国际贸易的“碎片化”,如不少人身边都有朋友在工作之余在亚马逊等平台开网店。这些网店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但集中做一些细分品类,把国内的适宜的某类产品卖到国外去。起初他们的“贸易公司”小到都不一定以公司的形式存在,如果网店没有海外仓,经常会一单只卖一两件商品,所以一单“国际贸易”的金额可以小到几百美元也常见。这和之前的专业外贸公司完全不同,外贸公司一单货至少也要以一个或半个集装箱来论,金额往往数万美元或更多。这种碎片化的国际贸易成为原来外贸公司那种聚合式大单子的一种替代,数十年前,人们不敢想象,有一天国际贸易还可以这么做,简单直接到如同去菜场买几根黄瓜那样随意。
国际贸易碎片化的背后,是世界经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全球消费文化的变迁。
首先,全球商品的生产能力早已超越了必须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来实现盈利的模式。之前生产企业往往大量生产同一种产品,以压低单件商品成本,增加利润。在现代经济愈加强大的产能条件下,生产企业早已经可以做到小批量,多品种和多样化设计,特别是在诸多消费品的生产上,比如服装行业,大批量的重复生产同一产品容易会造成消费者的厌恶,而越是款式变化速度快,重复率低,批量小的服装,相对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类似比较有名的案例如服装快消品牌ZARA、H&M、C&A等,都属于此类小批量、快时尚。在生产邻域的这种变化,无疑促使国际贸易货品的变化更快,交易更频繁,而单子也变得更小。
信息科技的发展造成了跨国贸易在商品选择流程的变化,也使国际贸易的单子愈加分散。
再次,全球化下无论在哪种文化中,现在社会中个人的选择几乎都越发趋向个性化。可以看到,无论中外,消费领域都越来越多强调个性,强调与众不同,常以有限产量的热点产品造成一款又一款网络爆品产生,以此凸显爆品拥有者的个性。这些产品的产量一般都不大,甚至故意降低产量,这种制造出来的产品稀缺效果反而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消费者的注意力留存时间越来越短暂,造成产品流行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进一步加大了消费的品种和频次。
这类正在各国发生的消费文化改变,反映到国际贸易中,也造成了跨国贸易的批次增加,单笔数量减少。
确实,从事国际贸易一度不但需要外贸经营权,而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一笔国际贸易可能价值不菲,最后收回来的还都是外币。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贸易专业是高考报名最热、考分最高的专业之一,而进外贸公司则无疑也是当时最好的工作之一。很久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高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现在要开展国际贸易还很有难度吗?答案却是:如今做跨国贸易早已经变得相当容易。
开展线下的话,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开个店或参加一些展会(例如广交会等),就或能有来自海外的客商买你的货实现出口;线上会更简单,比如在亚马逊、ebay、shopee、wish等国际平台注册一个网店,只要你的货品在大洋彼岸那头有人上网看上,之后如可以通过国际邮包寄到海外,收到平台上的海外付款后,一笔国际贸易就完成了。通过线上平台的国际贸易从业者,现在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跨境电商。
改革开放初期,外贸公司主营的国际贸易业务,联结着海内外商品市场的两头,国际贸易业务不但将国内的一些传统产品如丝绸、茶叶等出口到发达国家换取外汇,也把海外很多当时国内没有的产品进口到国内,比如当时海外原产的彩电、冰箱等。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家有专门的外经贸部,主管对外贸易,而当时普通企业不能对外做贸易,国际贸易一般集中在外贸公司,也就是外贸公司有外贸专营权和代理权。外贸公司由于负责大量企业的进出口代理业务,进出口的单子多是多家企业货品的集合,所以那时国际贸易的单子金额较大。
由于国际贸易早期多由大型外贸公司操办,普通公司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处理国际贸易,因而带来了外贸行业、外贸公司的繁荣。但到本世纪初外贸专营全放开之后,大型的综合性外贸公司逐渐减少,各生产企业不再需要依赖专业外贸公司,而均可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同时,参与到外贸业务当中的各类小型公司、个人也日益增多,国际贸易于是日渐变得和国内贸易一样稀松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