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新家将造福全人类

  中评社北京6月18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17日上午9时许,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被成功送上太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首批入驻者。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三名航天员计划在太空驻留约三个月。

  中国大事,全球瞩目。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多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与评论,认为这是一项“历史性任务”“再次证明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能力”。不少外国网友也送上祝贺,评价说“太了不起了!”“这个国家在太空探索上迈出巨大一步!”……

  确实,中国这一次飞行任务意义非凡,它是中国空间站总体建造任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指出,中国航天员们的目标是“把他们在太空的新家建好备用”。这一比喻很贴切,因为本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就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等。

  这些任务的完成,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按照发展规划,中国将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基于此,神舟十二号此次飞行足以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史册。

  外太空是人类共同财富,国际合作是太空探索的主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多国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进入到空间站阶段后,中方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