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未雨绸缪 中资股转乐观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 港股上周惊涛骇浪,一度跌破27000点。在一片愁云惨雾中,人行周末突然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情绪随即有所改善,周一周二终出现二连升。尽管降准被认为是针对经济放缓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松动,对受压近半年的中资股可望带来实质性利好。

  从降准后的市场表现看,A股、港股均未出现全面升势,跟以往的市场热烈反应有所不同,但积极的方面是,市场气氛出现明显改善,这两天中细价股炒风又见炽热就是明证。

  央行降准较预期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逐季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会逐渐加大。内地第二季GDP,以及6月份零售、工业产量等数据,将于周四公布。不排除央行是次降准旨在未雨绸缪,对冲到时可能较预期差的数据。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年,货币宽松的窗口已经打开,对下半年的股市、债市,都不是坏事。

  不过,昨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却好于顶期,跟6月新出口订单下跌有点矛盾。以美元计,6月出口同比增长32.2%,5月为27.9%;进口同比增长36.8%,5月为51.1%,均高于市场一致预期(分别为23%和29.5%)。在出口仍能维持较高增长之下,央行降准似乎有其他考虑点,其中包括稳定资本市场。

  受近期内地监管政策拖累,港股7月份创下八连跌。上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出27亿港元,高于此前一周的20亿港元。上周一南向资金流出规模达到109亿港元,创下3月以来的新高。央行是次降准有望吸引北水再度南下。

  从过去降准的历史经验来看,降准后三个月,新经济板块平均跑赢老经济板块。不过在内地对平台龙头监管力度加大的环境下,投资者需对具体板块审慎选择。笔者看好中国经济内在的中长期结构性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电动车、新能源、科技硬件、芯片、医疗生物和医疗器械等。   总括而言,本周即将公布的6月份以及2季度经济数据,将进一步证实中国经济增速的整体放缓趋势。市场一般预计2季度的GDP增速,从1季度的18.3%放缓至7.6%。整体而言,经济增速放缓,加上国内流动性朝宽松预期发展,均利好成长性板块。

  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 港股上周惊涛骇浪,一度跌破27000点。在一片愁云惨雾中,人行周末突然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情绪随即有所改善,周一周二终出现二连升。尽管降准被认为是针对经济放缓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松动,对受压近半年的中资股可望带来实质性利好。

  从降准后的市场表现看,A股、港股均未出现全面升势,跟以往的市场热烈反应有所不同,但积极的方面是,市场气氛出现明显改善,这两天中细价股炒风又见炽热就是明证。

  央行降准较预期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逐季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会逐渐加大。内地第二季GDP,以及6月份零售、工业产量等数据,将于周四公布。不排除央行是次降准旨在未雨绸缪,对冲到时可能较预期差的数据。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年,货币宽松的窗口已经打开,对下半年的股市、债市,都不是坏事。

  不过,昨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却好于顶期,跟6月新出口订单下跌有点矛盾。以美元计,6月出口同比增长32.2%,5月为27.9%;进口同比增长36.8%,5月为51.1%,均高于市场一致预期(分别为23%和29.5%)。在出口仍能维持较高增长之下,央行降准似乎有其他考虑点,其中包括稳定资本市场。

  受近期内地监管政策拖累,港股7月份创下八连跌。上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出27亿港元,高于此前一周的20亿港元。上周一南向资金流出规模达到109亿港元,创下3月以来的新高。央行是次降准有望吸引北水再度南下。

  从过去降准的历史经验来看,降准后三个月,新经济板块平均跑赢老经济板块。不过在内地对平台龙头监管力度加大的环境下,投资者需对具体板块审慎选择。笔者看好中国经济内在的中长期结构性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电动车、新能源、科技硬件、芯片、医疗生物和医疗器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