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引领作用继续增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西部地区经济贡献度稳步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缓慢恢复。总的看,2020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内地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3%,城市群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0.3个和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7.7个和9个百分点。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8%、4.4%和4.3%,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较大;中部地区克服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0.7%的正增长。
新兴发展动能显着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东部地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强劲。中部地区加大国有资本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西部地区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东北地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持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取得新进展,东部、西部地区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3个、0.8个百分点。金融资产质量总体向好,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8个、0.58个和0.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金融机构受疫情影响资产质量略有承压,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明显收敛。
报告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引领作用继续增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西部地区经济贡献度稳步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缓慢恢复。总的看,2020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内地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3%,城市群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0.3个和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7.7个和9个百分点。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8%、4.4%和4.3%,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较大;中部地区克服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0.7%的正增长。
新兴发展动能显着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东部地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强劲。中部地区加大国有资本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西部地区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东北地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持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