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IPO审核公司量质齐升
专家指出,今年以来,IPO继续保持常态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IPO呈量质齐升态势。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预计今年IPO数量及募资金额将保持稳定增长。
彰显注册制改革成效
专家表示,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总体成效明显,企业踊跃申请上市。
“今年以来IPO保持常态化,对上市企业质量依然从严要求,企业应避免带病闯关。”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
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看来,注册制试点推进过程中,IPO的“量”和“质”均明显提升,对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上市公司队伍扩容,发行市盈率溢价逐渐回归常态。
“今年前5个月IPO募资金额创十多年来新高,有效服务企业融资和转型升级,彰显了注册制改革的成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从严把好质量关
业内人士表示,IPO申请撤回率上升表明一些拟上市企业质地、工作底稿经不起检验。
魏伟指出,部分企业IPO申请撤单,说明在注册制下,有关部门未放松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把关,也反映出中介机构面临更加严格的执业质量要求。“今年以来,IPO相关政策基本上都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关。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
田利辉表示,自1月证监会公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来,不少在排队的企业“知难而退”,撤回申报材料。“在严监管框架下,资本市场正在形成‘应上则上’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我国IPO生态出现‘量质齐升’的可喜局面。”
此外,针对近期媒体报道,在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穿透核查中,一些项目存在核查要求过严过细,增加企业负担等情况。证监会上周回应称,一方面将在股东穿透核查过程中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切实防范利用上市进行利益输送、违法违规“造富”等情形发生。另一方面也会尽量量化重要性原则,对于持股较少、不涉及违法违规“造富”等情形的,中介机构实事求是出具意见后可以正常推进审核。同时,会纠正中介机构核查工作中存在的免责式、简单化不良倾向。
IPO市场持续活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注册制试点稳步推进,2021年IPO市场有望持续活跃,IPO常态化将为实体经济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IPO企业约为650家,募资规模约5500亿元,较2020年进一步增加,但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控。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2021年IPO有望保持正常节奏,基准情形下预计融资规模与2020年相当,在5000亿元左右。
专家指出,今年以来,IPO继续保持常态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IPO呈量质齐升态势。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预计今年IPO数量及募资金额将保持稳定增长。
彰显注册制改革成效
专家表示,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总体成效明显,企业踊跃申请上市。
“今年以来IPO保持常态化,对上市企业质量依然从严要求,企业应避免带病闯关。”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
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看来,注册制试点推进过程中,IPO的“量”和“质”均明显提升,对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上市公司队伍扩容,发行市盈率溢价逐渐回归常态。
“今年前5个月IPO募资金额创十多年来新高,有效服务企业融资和转型升级,彰显了注册制改革的成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从严把好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