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投资前景审慎乐观
笔者更为关注的是,市场管理者应对风险的制度与措施缺乏建设性和审慎性,投资者或投机客对白银估值体系或价格影响因素认知并不清晰,投资与投机缺乏周密性布局,情绪化突出。当下境内外宏观经济与政策错综复杂,市场情绪多变,贵金属价格异动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噪音”干扰,尤其白银市场波动不及黄金市场波动稳健需慎重对待。
界定不同周期上涨动能标准是关键。从短期看,白银价格波动影响的关键是市场情绪和基金持仓状况,正如此次银价上涨可能源自散户受“游戏驿站”逼空行为调动甚至启发,投机因素转而集中“价格便宜”的白银市场。如规模最大的白银ETF、贝莱德的iShares Silver Trust资金净流入创出最高纪录,Comex看涨和看跌期权的成交数量是上年平均水平的四倍半。但这种短期波动凸显“追涨杀跌”特性,或不利于白银市场良性发展。
从中期看,白银走势与政策对标关联紧密,理论或逻辑对标主要为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两个层面。当经济政策偏于宽松或存在宽松预期之时,市场流动资金增加,这必然提升白银投资和消费热情。自2020年3月以来,世界各国释放的货币流量急剧扩张,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均在30%以上,其总规模合计扩张了8万亿美元,这为国际白银投资及消费提供充裕资金供给与输出。产业政策层面,工业应用对白银的需求约占白银总需求的55%,因而工业发展的状况和政策倾向对银价趋势具有一定指引作用;尤其是光伏和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政策可能推升白银需求,短期提振银价。
从长期看,白银上涨需要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前者通常表现为需求端的繁荣,而后者核心为科技水平迭代更新。白银作为主要的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是决定其价格的最根本原因,当经济稳步增长、生产力不断提高之时,白银需求或持续扩张,供不应求将推升银价。
银价很难再创新高
目前银价确实应处于上涨周期,但当下价格再创新高的动能是不足的。
首先,银价的“便宜”更多是散户拿黄金对比而产生的误解。相比白银而言,黄金的金融属性更强,2018年以来市场参与者的资金避险保值需求逐步提升,尤其是2020年疫情带来的金融和经济变局推升金价至历史新高。但白银并不具有避险属性,因而其上涨对标金价表现出“跟跌不跟涨”特性。当前市场风险较去年已明显降低,金价高位回落顺理成章,银价也并不具备“补涨”的基础条件,金银比中期或呈现横盘震荡趋势。
其次,虽然当前全球主要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未退出,但随着经济复苏,货币流量扩张速度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必然逐步收紧。尤其白银相关的产业和技术前景也存在发展瓶颈,白银工业需求增长或不及预期,而白银生产国供给恢复也将缓解供需矛盾。最后,长期经济增长前景难言明朗,生产力发展全局充满变数。虽然美国拜登政府目前政策倾向回归全球化发展格局,但各国经济状况和各经济体在全球化阵营中所“扮演”的角色难以判断,因而较量和博弈或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干扰。
然而,笔者并非否定白银市场投资价值。与其他大宗商品比较,白银长期投资回报并没有优势,但以半年为周期的中期投资预期相对较为乐观,关键在于把握政策推出和结束的时间和节奏。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通常以一年为周期,产业政策通常以五年为周期,这或预示未来三年白银市场仍具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银价跟随金价调整回归震荡中值后的时机不可忽视。
综上,近期国际银价再创新高或仅为昙花一现,情绪刺激并不足以支撑银价摆脱当前震荡态势。从周期看,白银现阶段走强的政策和经济层面的动能有所减弱,未来支撑银价维持强势的要素尚处于前瞻指引阶段。展望未来,短长期宏观经济与微观数据对白银市场影响焦灼有待跟踪,长期不确定应对须谨慎周全,中期投资机遇重在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