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访大慈恩寺:玄奘丰富中华文化思想史
中评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林艳)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唯识宗”祖庭,也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4月7日上午在西安参观了大慈恩寺,并且特别来到佛前上香。期间,宏道法师在向马英九介绍玄奘时提到,玄奘九死一生西行取经,其意义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此,马英九深表认同,认为“玄奘回到中国后对佛教的贡献超过印度人”。
大慈恩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至今已有1350余年历史。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是玄奘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2015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西安大慈恩寺。
在参观过程中,道宏法师向马英九具体介绍了大慈恩寺以及玄奘法师。期间,马英九问法师玄奘在印度一共呆了多久?道宏法师回答说,一共17年,但一般会说他西行19年,因为643年开始回程,645年2月份才到达长安城。
马英九好奇地询问,玄奘有没有考虑过永远留在印度?道宏法师说,“没有,他很坚定要回国”。642年,戒日王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无遮法会,除了大小乘僧人三千名,烂陀寺的僧人一千名以及其他宗教的2000名外,还几乎聚集了当时印度最精英的人士,与玄奘法师进行辩论。但18日下来,无一人能破其一字。马英九听后说,“玄奘法师很会出难题”,引得现场一阵笑声。道宏法师说,在玄奘取得巨大成就后,其老师挽留他在那烂陀寺充任上座。作为一个宗教徒,留在宗教圣地,一般人是愿意的,但玄奘法师的意愿很明确,他是为了西行求法,然后将佛法带回中国。
马英九继续问说,玄奘去了十几年有没有读过什么学位?道宏法师说,是大乘,这种赞誉是至高无上的。马英九也好奇地问大乘学位是不是比博士学位更高,得到的回应是相当于“博导”。
宏道法师说,玄奘法师作为佛教的高僧不畏艰辛,只身一人九死一生西行取经,其意义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百年来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努力创造辉煌。马英九非常认同地说“没错”,“玄奘回到中国后对佛教的贡献超过印度人。”
道宏法师说,它是对佛教中国化有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尤其对汉传佛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以及后世中国文化的塑造和发展都有着里程碑式的贡献。马英九接话说,“丰富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史”。道宏法师补充说,是的,对中国历史、佛教史、思想史、翻译史乃至外交史上,它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应大陆方面邀请,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领“大九学堂”20名青年学子于4月1日至11日访问大陆。马英九一行在过去7天已完成广东和陕西的参访行程,昨日下午抵达北京最后一站。此行在北京预计停留4天,包括前往北京大学参访交流、参观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