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中菲南海对峙需要克制
尽管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加沙和乌克兰的战争上,但东南亚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仍在加剧,两国最近发生的海上事件是十多年来最严重的。
美国通过其在该地区的积极存在以及与菲律宾的条约联盟,与这一日益恶化的争端密切相关。除非谨慎处理,否则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全面危机,甚至是各方都不希望发生的冲突。尽管菲律宾正在对中国的行为做出反应,但美国仍与其盟友保持着高水平的讨价还价能力。华盛顿有充分理由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恶化,同时以谨慎的方式帮助菲律宾抵御中国的入侵活动。
当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Jr.)于2022年当选菲律宾总统时,一些菲律宾人担心他的外交政策将继续其前任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领导下的对中国倾斜。这种期望的部分原因是马科斯选择了前总统的女儿萨拉·杜特尔特作为他的竞选搭档。
然而,随着2023年的进展,菲律宾明显正在转变其方向,将重注押在与美国的联盟上。这两个盟国宣布,根据2014年《增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将有权使用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其中三个地点位于吕宋岛北部,靠近台湾。今年的“肩并肩”演习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内容包括保卫巴丹群岛,该群岛比吕宋岛北部距离台湾更近。今年早些时候,我曾写过有关台湾和南海战区融合以及计划联合巡逻的风险的文章。
中国在南海的广泛“九段线”主张线(最近升级为“十段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代甚至更早。北京的主张与台湾的主张相同,都是基于所谓的历史权利。然而,2016年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菲律宾诉中国裁决裁定九段线“非法”。裁决明确指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取代任何“历史权利”,领海内有限的手工捕鱼除外。
2016年裁决明确,“仁爱礁完全位于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2016年的判决对黄岩岛本身的领土所有权没有采取任何立场,只是该地物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而菲律宾拥有其自己的12海里领海。
杜特尔特的前任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将国际法作为反击中国的主要工具,而小马科斯则采用了更直接的方法。通过加强美国在扩大的地点的驻军、加强演习和新发起的联合巡逻,对美国的依赖大大增加。马科斯还采用了彻底的透明度,公开每一起事件并促进媒体报导。这有效地广泛传播了菲律宾的论点,即中国应对最近的紧张局势承担全部责任(尽管北京对此表示异议)。据报导,马尼拉还在加倍努力采取法律途径,并考虑对中国提起新诉讼。
几十年前,菲律宾内部就有一种被中国威慑的感觉,对海上威胁的认识始终存在。北京在1994-95年夺取美济礁和2012年夺取黄岩岛的事件并没有被忘记,马尼拉决心防止重蹈覆辙。
然而,马科斯可能对之前的失败进行了过度补偿。保卫和加强菲律宾在仁爱礁和中业岛等南沙群岛其他地物的脆弱足迹的行动旨在维持脆弱的现状。对于中国来说,停止将它们视为威胁是明智且正确的。但前往黄岩岛地区的任务(其中还包括菲律宾军事首长本人的存在)具有挑战现状的成分,因为该浅滩由中国控制。黄岩岛的袭击也可能违反了2002年东盟和中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第5条,其中要求所有签署国实行“自我克制”。
因此,菲律宾似乎已经决定,中国的灰色地带策略需要用自己的一些灰色地带来应对。很难责怪这种情绪,而且在当前的争议领域,马尼拉当然有国际法支持。但在南海这样的危险热点地区,任何行动,尤其是弱方的行动,不仅要符合合法性标准,更要符合战略智慧。
加强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增加台湾因素,开展联合巡逻,在仁爱礁热点地区进行首次航行自由行动(FONOP),深化与其他美国盟友的联合,并没有达到在南海威慑中国的目的。南海问题,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中国人的行为似乎变得更加自信。
还有一个问题是过度鼓励盟友会带来道德风险,就像菲律宾的情况一样。马尼拉对华盛顿的依赖程度高于华盛顿对马尼拉的依赖程度,而且自小马科斯掉头以来,马尼拉现在也高度致力于该联盟。这两个因素都增加了美国对菲律宾的议价能力。华盛顿可以明智地利用这一影响力,促使其更脆弱的伙伴在某些行动中更加克制。
但华盛顿也需要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战略克制。通过扩大驻军地点、仁爱礁附近的航行自由行动以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等美国盟友介入战区,加强了对马尼拉的军事拥抱,只会加剧中国对形成集团和武装包围的恐惧。考虑到华盛顿通过AUKUS、四方机制的军事活动以及日韩美同盟等举措,这些担忧并非毫无根据。
最终,中国、菲律宾和美国将不得不退后一步,从整体危机管理的角度考虑局势,纳入安抚、避免冲突和民间主导的进程。现在,菲律宾与美国联合起来,这一点尤其必要。军事巡逻可以轻易地将局部事件转变为直接的大国冲突。小马科斯的最新声明承认管理中国关系需要“范式转变”,这可能是第一步,中国可能希望对此做出回应。
菲律宾表示,中国的行动不是“战争行为,而是猫鼠游戏”。不幸的是,双方只需采取一些升级措施,就可以将这场“游戏”转变为南海的全面危机。
尽管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加沙和乌克兰的战争上,但东南亚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仍在加剧,两国最近发生的海上事件是十多年来最严重的。
美国通过其在该地区的积极存在以及与菲律宾的条约联盟,与这一日益恶化的争端密切相关。除非谨慎处理,否则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全面危机,甚至是各方都不希望发生的冲突。尽管菲律宾正在对中国的行为做出反应,但美国仍与其盟友保持着高水平的讨价还价能力。华盛顿有充分理由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恶化,同时以谨慎的方式帮助菲律宾抵御中国的入侵活动。
当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Jr.)于2022年当选菲律宾总统时,一些菲律宾人担心他的外交政策将继续其前任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领导下的对中国倾斜。这种期望的部分原因是马科斯选择了前总统的女儿萨拉·杜特尔特作为他的竞选搭档。
然而,随着2023年的进展,菲律宾明显正在转变其方向,将重注押在与美国的联盟上。这两个盟国宣布,根据2014年《增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将有权使用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其中三个地点位于吕宋岛北部,靠近台湾。今年的“肩并肩”演习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内容包括保卫巴丹群岛,该群岛比吕宋岛北部距离台湾更近。今年早些时候,我曾写过有关台湾和南海战区融合以及计划联合巡逻的风险的文章。
中国在南海的广泛“九段线”主张线(最近升级为“十段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代甚至更早。北京的主张与台湾的主张相同,都是基于所谓的历史权利。然而,2016年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菲律宾诉中国裁决裁定九段线“非法”。裁决明确指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取代任何“历史权利”,领海内有限的手工捕鱼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