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钦:打造高新特色产业园区为第五张名片

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记者陆文煜)今年既是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也是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东莞台协”)成立30周年。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日前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采访,介绍东莞台商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以及如何协助台商台企转型升级、助力莞台融合发展。

  陈宏钦表示,未来建议在东莞成立“海峡两岸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促进两岸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展开跨领域、跨地界的合作,他同时透露正在推动建设“东莞台商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满足广大中小型台资企业增资扩产的需求,并将其打造为东莞台协的“第五张名片”。此外,陈宏钦还介绍了东莞台协参与和组织大陆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台商台企转型升级、配合东莞产业发展规划的经验和成果。

  陈宏钦表示,自己上任以来和协会干部到各个会员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很多台企有增资扩产的需要,但鉴于东莞土地资源比较紧张,为让在莞台商企业能扎根东莞、深耕东莞,东莞协会提出支持打造“莞台高新特色产业园区”,以低成本拓空间支持台资企业在莞发展,制定园区专项政策吸引更多台资企业投资东莞。

  陈宏钦指出,此案重点在于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难题。中小型企业是产业的顶梁柱,一个整体产品由各项零部件组成,这其中涉及无数中小企业组成完整的产业链。东莞有3800家左右的台商,其中有非常多年营收体量在2亿元到5亿元的中小企业,不少还是技术型企业。他们可能会遇到租的或买的厂房面积不够、申购土地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帮助他们继续在莞发展、做大做强。   “感谢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书记、东莞市长吕成蹊市长、东莞市委陈志伟常委、刘光滨常委等领导的关怀,我们从4月份启动此项目,如今已经到了选址和招商阶段。”陈宏钦指,希望通过打造“莞台高新特色产业园区”,推动现有东莞台商台企的增资扩产,同时带动新一批台资台企来莞投资。“历任东莞台协的前辈为莞台融合发展打造了四张名片——台商子弟学校、台商大楼、台博会以及台心医院,我们希望希望‘莞台高新特色产业园区’能在未来成为第五张名片。同时,部分拥有土地资源的台商台企也想参与东莞市政府的‘工改工’,我们也在争取东莞市政府帮扶这些台商台企来推动这项工作。”陈宏钦说。

  陈宏钦进一步指出,具体而言,希望本专案能获批“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先行示范区”、“工改工产业园区低成本空间”,扶持政策落户到项目;希望能获批东莞市“重大项目”,并申报省“重大项目”;入园标准由台商协会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探讨协商制定“莞台高新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入园标准,引进台商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上市后备企业入园奖励,政策扶持申报;同时建议出台对符合条件的现有台商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活动,盘点及优化台商企业的土地及不动产资源,支持城市更新活动用于两岸创新产业发展。台资在原有土地增资扩产项目,政府应给予工改工政策倾斜;台资企业“符合三旧改造”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给予绿色通道,采用“一企一策”方案帮助企业加快解决问题;放宽“台资企业”土地供应模式:购置限制、准入标准、税收考核条件。

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记者陆文煜)今年既是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也是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东莞台协”)成立30周年。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日前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采访,介绍东莞台商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以及如何协助台商台企转型升级、助力莞台融合发展。

  陈宏钦表示,未来建议在东莞成立“海峡两岸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促进两岸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展开跨领域、跨地界的合作,他同时透露正在推动建设“东莞台商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满足广大中小型台资企业增资扩产的需求,并将其打造为东莞台协的“第五张名片”。此外,陈宏钦还介绍了东莞台协参与和组织大陆社会公益活动、帮扶台商台企转型升级、配合东莞产业发展规划的经验和成果。

  陈宏钦表示,自己上任以来和协会干部到各个会员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很多台企有增资扩产的需要,但鉴于东莞土地资源比较紧张,为让在莞台商企业能扎根东莞、深耕东莞,东莞协会提出支持打造“莞台高新特色产业园区”,以低成本拓空间支持台资企业在莞发展,制定园区专项政策吸引更多台资企业投资东莞。

  陈宏钦指出,此案重点在于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难题。中小型企业是产业的顶梁柱,一个整体产品由各项零部件组成,这其中涉及无数中小企业组成完整的产业链。东莞有3800家左右的台商,其中有非常多年营收体量在2亿元到5亿元的中小企业,不少还是技术型企业。他们可能会遇到租的或买的厂房面积不够、申购土地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帮助他们继续在莞发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