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 专家研讨

大会主席台。从左到右:戢斗勇、董玉整、范英、陈小兵、吕志

  中评社广州25日电(记者韦民、通讯员李小雾)为进一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助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24日,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主办、广东社会学学会、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惠州市东江书院、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等协办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隆重召开。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主持了大会,来自广东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基层单位等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庆祝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之二是重点进行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活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广东社会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厅级)陈小兵、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董玉整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主持。

  范英顾问在致辞中认为:在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意义深远。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走过30年不平凡的历程,几代广东学人矢志不移潜心研究我省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率先创立新兴特色学科中国精神文明学的学科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继往开来,我们在新时代应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深挖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历史与实践“富矿”;传承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精神,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骨的精神文明研究学派而持续奋斗。正如他在本次大会上所作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30周年的历程回顾与体验的主体报告中指出的,这就必须树立起对精神文明理论与实践的自觉追求、自觉攀越、自觉坚守的信念与行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与时俱进、为民而谋;骨干先行,以身作则;崇尚服务、义工为责;传承会魂,创新不竭。

大会现场

  陈小兵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对广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等作了简明的介绍,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增进了宝贵的内容。

  董玉整会长的致辞以《优秀精神勤赓续 高尚事业创新篇》为题,对出自广医、广州和广东的医疗界典型代表钟南山院士的卓越奉献,对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系统地总结提升的专著《钟南山精神研究》及持续推出医疗卫生方面的系列专著等的充分肯定时指出,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范英老会长及全体同仁的长期努力下,3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应当成为广东学术文化史上必须赓续的、土色土乡的和高尚事业的精神财富。

  与会者一致认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自1993年创立以来,在学会老前辈范英研究员等带领下,在一批又一批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坚持“大世界观”“大社会观”和“大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理念,不断深化精神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创设了中国精神文明学和中国海洋社会学这两大新兴特色学科;形成了以《精神文明学论纲》《海洋社会学》为代表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百余部、数千万字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以一批优秀群体和优秀个体精神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式;为各级党政部门和基层单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的丰富决策咨询服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从事精神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在围绕大会主题之二的“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环节,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研讨。其中有七位代表作了重点发言。来自广州市社科联《城市观察》杂志社主编魏伟新研究员特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彭湃烈士的精神作了较系统的归纳,认为“彭湃精神”具有六大重要内涵和五大重要实质,呼吁人们应时刻不忘党的初心与使命,应大力弘扬“彭湃精神”。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秘书长潘利红教授阐述了叶剑英对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指出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除了大力恢复和开展广东的经济建设,还致力于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难的观点,在多方面为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基础性铺垫。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教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机理、思想内核与动能转换问题,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精神谱系的原因、思想内核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动能转换的途径。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皓讲师探讨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特征、价值与使命构建。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根生讲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时代价值,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领导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卓娅副教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条件、基本内涵和重要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云副教授论述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原则及价值取向,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基础、坚实的实践基础,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其价值取向。

  最后,本次盛会特对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一致评定的、长期以来从事精神文明研究与实践的两会终身成就者、优秀学者、优秀工作者、优秀单位和优秀作品等共十项进行了隆重表彰。同时还对本次研讨会的82篇征文经会内会外相关专家分别评出入选论文74篇,其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3篇。其中,中评社广州项目总召集人郭伟民获得“广东两会优秀学者”的荣誉称号,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则被评为“广东两会特别优秀单位”。

  据悉,在本次盛会上,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广东社会学学会还专为与会专家学者等分别赠送了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大世界大社会大文明的浪花》《文明初心的坚守》《精神论诗草》《海洋论诗草》《家国论诗草》《医改论诗草》《习善论诗草》《中国抗疫精神研究》和《家国情怀的时代呼唤》等九部新著。

大会主席台。从左到右:戢斗勇、董玉整、范英、陈小兵、吕志

  中评社广州25日电(记者韦民、通讯员李小雾)为进一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助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24日,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主办、广东社会学学会、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惠州市东江书院、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等协办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隆重召开。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主持了大会,来自广东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基层单位等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庆祝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之二是重点进行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活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广东社会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厅级)陈小兵、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董玉整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主持。

  范英顾问在致辞中认为:在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意义深远。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走过30年不平凡的历程,几代广东学人矢志不移潜心研究我省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率先创立新兴特色学科中国精神文明学的学科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继往开来,我们在新时代应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深挖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历史与实践“富矿”;传承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精神,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骨的精神文明研究学派而持续奋斗。正如他在本次大会上所作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30周年的历程回顾与体验的主体报告中指出的,这就必须树立起对精神文明理论与实践的自觉追求、自觉攀越、自觉坚守的信念与行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与时俱进、为民而谋;骨干先行,以身作则;崇尚服务、义工为责;传承会魂,创新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