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来陕西寻根 难掩心中激动

马英九强调自己来到陕西难掩内心激动。(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西安4月5日电(记者 张嘉文)马英九4日晚上和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会见,他在会中提到,此次来陕西马援祠寻根,他难掩心中激动,此行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而两岸的未来任重道远,深盼海峡两岸能够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

  马英九也提到,这次的寻根之旅,他同样带着年轻的朋友同行,因为两岸青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种亲切的热络,正因为我们是享有共同历史、文化,在几次的交流中也让他更坚信这样的活动是“势在必行”,也是能消弭彼此误会最好的方式。

  这场会见是在陕西宾馆的荷风厅举行,赵一德早早就到现场等待马英九一行,他除了和马握手合影外,也一一和马英九带领的学生访问团成员握手寒暄,现场气氛融洽。

  马英九在会中表示,“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中华文化五千余载,位处中原的陕西见证了中国历朝的兴衰,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保留了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讲究的慎终追远,便是他来到陕西最重要的目的。

  马英九说,去年是他从事两岸工作近40年,第一次到访大陆,也是第一次前往湖南祭祖。他还记得抵达湖南湘潭,便看到乡亲热情地在现场等候、与他打招呼,一听到他熟悉的湖南话,内心备感亲切,情不自禁地回应道“湘潭伢子回来了!”。

马英九和赵一德会面。(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接着讲到自己家族的来源,他说,马氏在春秋时代原来姓赵,后来被封为马服君后才改姓马。他在1993年认识了台湾警察大学的马传镇教授,在对谈中发现他的祖先与苗栗县通霄镇马家庄的祖先是同根同源,皆来自陕西省扶风县。马家庄的堂号就是“扶风堂”,堂上供奉的画像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全世界的马氏宗亲会挂的是马援将军画像,这是统一的。

  马英九解释说,只是他的祖先从陕西迁徙至湖南湘潭、马家庄的祖先则是迁徙至广东。至此之后,在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二,他都会到台湾苗栗的马家庄祭祖,跟当年从大陆迁来台湾的乡亲碰面,这次亲自来到陕西的扶风马援祠寻根,实在难掩他内心的激动。
 
  马英九也向赵一德说,他瞭解到赵今年还未满60岁,非常年轻,他当台北市长时只有48岁,也是充满了热忱与干劲,相信这座古城在赵的带领之下,必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展现全新的样貌。赵一德对此则报以微笑回应。

  马英九最后强调,这趟寻根之旅,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两岸的未来任重道远,深盼海峡两岸能够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

马英九详细解释马氏家族的来源。(中评社 张嘉文摄)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中评社 张嘉文摄)

会见现场。(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和赵一德相见欢。(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带领的青年访问团。(中评社 张嘉文摄)

马英九强调自己来到陕西难掩内心激动。(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西安4月5日电(记者 张嘉文)马英九4日晚上和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会见,他在会中提到,此次来陕西马援祠寻根,他难掩心中激动,此行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而两岸的未来任重道远,深盼海峡两岸能够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

  马英九也提到,这次的寻根之旅,他同样带着年轻的朋友同行,因为两岸青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种亲切的热络,正因为我们是享有共同历史、文化,在几次的交流中也让他更坚信这样的活动是“势在必行”,也是能消弭彼此误会最好的方式。

  这场会见是在陕西宾馆的荷风厅举行,赵一德早早就到现场等待马英九一行,他除了和马握手合影外,也一一和马英九带领的学生访问团成员握手寒暄,现场气氛融洽。

  马英九在会中表示,“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中华文化五千余载,位处中原的陕西见证了中国历朝的兴衰,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保留了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讲究的慎终追远,便是他来到陕西最重要的目的。

  马英九说,去年是他从事两岸工作近40年,第一次到访大陆,也是第一次前往湖南祭祖。他还记得抵达湖南湘潭,便看到乡亲热情地在现场等候、与他打招呼,一听到他熟悉的湖南话,内心备感亲切,情不自禁地回应道“湘潭伢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