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推居住正义四政见 期许推广全台
中评社台北12月22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民众党不分区“立委”侯选人黄珊珊、周榆修,以及OURs都市改革组织彭扬凯秘书长今日召开政见记者会,提出民众党之“居住正义”四政见,包含开征囤房税、空屋税,引导空屋出租使用;社宅采轮候制,监督政府积极推动;推动租屋透明化,可抵税、设籍、领租补;改革区征与重划,必须供给平价住宅。
台湾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22日上午于新庄“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竞选总部”召开居住正义记者会,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黄珊珊、周榆修及彭扬凯出席。黄珊珊、周榆修两位分享了过往在台北市政府服务期间,在台北落实居住正义的经验,并期许未来进入“立法院”能将北市的经验推广至全台。
黄珊珊表示,居住正义是一个关乎每个人民的重要议题,也是民众党的政策主轴之一。她认为台湾要落实居住正义必须从税制、都市更新和建造社会住宅等方面,共同提出整体的规划来执行。
黄珊珊认为房地产的价值和税金应公开透明。她指出,目前台湾的税制对于房地产的课税方式,并不符合市场的实际价值,而是根据过时的标准地价来计算。这样的做法,不仅造成了税收的损失,也鼓励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导致房价被人为推高。她主张,应该采用实价登录的方式,让房地产的交易价格和税金都能够公开透明,并且对于持有多套房屋的人,加强课征房屋税,以抑制投机需求,减少房屋空置,增加房屋流通。她也肯定了民众党2024大选候选人柯文哲任台北市长期间推出的税制改革,例如降低单一且自住的税率,以及推动囤房税和空屋税的立法。
周榆修认为,分级租金补贴是一种能够让租屋者住得起的制度,但也是一个需要“中央”和地方配合的政策。他指出,柯市府在2014年率先在全台拟定分级租金补贴制,考量到家户的人口数、坪数和租金的合理负担,为租屋者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他也批评了时任台南市长的民进党2024大选候选人赖清德,反对社会住宅,认为台南市不需要社会住宅,显示了赖清德的短视和无知。他也呼吁“中央政府”,不要只有在选举前才想到要推动相关的修正,而是要持续的在居住正义上面的努力。
黄珊珊认为,都市更新是一个能够让老旧的城市焕然一新的机会,但也是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考量社会公益的挑战。她指出,台湾的许多城市,都是在50多年前开始大量建造房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房屋已经老旧破损,不符合现代的居住需求和安全标准。然而,由于都市更新的程序复杂,获益分配不均,社区参与不足,以及缺乏公共设施的配套,导致许多都市更新的案例难以进行,或者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而忽略了社会公益和居住正义的考量。
黄珊珊主张,应该改革都市更新的制度,让政府、建商、居民、社区等各方能够共同参与,并且在都市更新的过程中,保留一定比例的社会住宅,让年轻人和低收入者能够租得起,也让都市更新的红利能够回馈到全民。她也举了台北市的大龙国宅和行善社宅等案例,说明了都市更新和社会住宅的互动关系。
黄珊珊强调,社会住宅是一种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低廉租金的住宅,主要是为瞭解决低收入者或弱势族群的居住问题。她说,在国外,社会住宅是一个普遍的制度,而且不仅限于提供住宅,还包括了社区服务、就业辅导、教育培训等多元的功能,让居民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
黄珊珊也表示,台湾的社会住宅的数量和品质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该加大投入,并且利用各种资源,例如都市更新的空间、学校的校地、河岸的土地等,来建造更多更好的社会住宅,让它们成为社区的核心,也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居住的权利和尊严。她也赞扬了柯市府期间在台北市所新建的社会住宅,说明了台北市在社会住宅的比例和配套,都是全台湾甚至全世界的领先者。她也提到了台北市的青年创新回馈、青银公居、高龄换屋等创新的社会住宅模式,说明了社会住宅不只是单纯的租房子,而是要在房子里面有温度,并且能够照顾到各种年龄层的人。
曾经担任过社会局长的周榆修则从社福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指出社会住宅应该要保障弱势身分入住。他表示,柯市府在社会住宅的建置上,采用了评点制的方式,让最有需要的弱势家户优先住入。当时台北市是全台第一个以公民审议方式拟定社会住宅入住机制的城市,并且在2021年把弱势租屋社宅的保障提升到40%,预计未来可以提供2万户的社宅弱势保障户。他也特别提到,台北市在社会住宅的评点项目上,包含了AIDS或HIV的患者、街友、未满25岁结束安置无法返家者等特殊弱势身分,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落的关怀。
周榆修强调,公有居住资源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设施,为弱势居民提供更多的居住选择的方式。他说,柯市府在公有居住资源的提供上,包含了青少年的自立宅、青银共居和共荣、身障社区的居住和自立生活的服务等创新的模式,让不同年龄层和身分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居住方案。他也表示,这些公有居住资源不只是单纯的租房子,而是要在房子里面有温度,并且能够提供社区服务、就业辅导、教育培训等多元的功能,让居民能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
中评社台北12月22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民众党不分区“立委”侯选人黄珊珊、周榆修,以及OURs都市改革组织彭扬凯秘书长今日召开政见记者会,提出民众党之“居住正义”四政见,包含开征囤房税、空屋税,引导空屋出租使用;社宅采轮候制,监督政府积极推动;推动租屋透明化,可抵税、设籍、领租补;改革区征与重划,必须供给平价住宅。
台湾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22日上午于新庄“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竞选总部”召开居住正义记者会,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黄珊珊、周榆修及彭扬凯出席。黄珊珊、周榆修两位分享了过往在台北市政府服务期间,在台北落实居住正义的经验,并期许未来进入“立法院”能将北市的经验推广至全台。
黄珊珊表示,居住正义是一个关乎每个人民的重要议题,也是民众党的政策主轴之一。她认为台湾要落实居住正义必须从税制、都市更新和建造社会住宅等方面,共同提出整体的规划来执行。
黄珊珊认为房地产的价值和税金应公开透明。她指出,目前台湾的税制对于房地产的课税方式,并不符合市场的实际价值,而是根据过时的标准地价来计算。这样的做法,不仅造成了税收的损失,也鼓励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导致房价被人为推高。她主张,应该采用实价登录的方式,让房地产的交易价格和税金都能够公开透明,并且对于持有多套房屋的人,加强课征房屋税,以抑制投机需求,减少房屋空置,增加房屋流通。她也肯定了民众党2024大选候选人柯文哲任台北市长期间推出的税制改革,例如降低单一且自住的税率,以及推动囤房税和空屋税的立法。
周榆修认为,分级租金补贴是一种能够让租屋者住得起的制度,但也是一个需要“中央”和地方配合的政策。他指出,柯市府在2014年率先在全台拟定分级租金补贴制,考量到家户的人口数、坪数和租金的合理负担,为租屋者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他也批评了时任台南市长的民进党2024大选候选人赖清德,反对社会住宅,认为台南市不需要社会住宅,显示了赖清德的短视和无知。他也呼吁“中央政府”,不要只有在选举前才想到要推动相关的修正,而是要持续的在居住正义上面的努力。
黄珊珊认为,都市更新是一个能够让老旧的城市焕然一新的机会,但也是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考量社会公益的挑战。她指出,台湾的许多城市,都是在50多年前开始大量建造房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房屋已经老旧破损,不符合现代的居住需求和安全标准。然而,由于都市更新的程序复杂,获益分配不均,社区参与不足,以及缺乏公共设施的配套,导致许多都市更新的案例难以进行,或者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而忽略了社会公益和居住正义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