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举行分享会

分享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1日电(记者卢哲)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的“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中银科创奖)21日举行获奖者分享会。来自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的获奖者,通过主旨演讲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银科创奖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每年邀请香港及海外专家遴选出五个领域的卓越科研工作者/团队,表彰他们在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以此激励科创者坚持创新探索,立足香港、服务国家、贡献世界。“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经过大奖各领域评审委员会数个月来严格评审,评选出六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获奖者、香港中文大学贾佳亚教授;“生命健康”领域获奖者、香港大学黄兆麟博士;“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获奖者、香港大学唐晋尧博士;“先进制造”领域获奖者、香港理工大学张志辉教授;以及“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香港理工大学区文浩教授与罗夏朴教授。每个领域得奖个人/团队各获200万元奖金,嘉许其在香港的科研贡献及成果转化影响力。

  继近日举行的颁奖礼之后,“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21日举行获奖者分享会。来自相关领域的百多位学者嘉宾出席。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郑松岩博士致欢迎辞,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教授作开场致辞。

  首先发表主旨演讲的是生命健康领域获奖者黄兆麟博士。黄兆麟现为香港大学生物医学院副教授。他开创的基因编辑工具筛选平台,突破现时需要逐一测试的限制,快速找出最适用和有效的基因治疗工具,并加快研发新一代精确基因编辑器。黄兆麟开创的其他崭新筛选平台,有利于解读生物系统复杂性,以实现高效组合疗法的筛选作临床应用治疗。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郑松岩博士致欢迎辞(中评社 卢哲摄)

  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获奖者唐晋尧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2022年研发了纳米机器人的集群系统。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活性光学胶体材料,实现了胶体的可控光诱导“相分离”,为显示器技术和光学隐身材料等应用提供了重大的突破,同时促进了光控制活性材料和化学驱动微纳马达的基础理论发展。

  先进制造领域获奖者张志辉教授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与计量学讲座教授、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首创的超精密纳米多环加工技术,成功应用于开发新型高效纳米多环离焦近视防控眼镜镜片,将造福数以百万计的近视学童。张志辉在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计量和智能精密制造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区文浩教授现为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资讯安全和隐私保护、应用密码学、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他研发出新的演算法以保护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资产、系统和网络安全,为区块链技术提供密码学基础,对于构建在区块链平台上的金融科技应用产生巨大作用。

  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罗夏朴教授现为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安全、软件和系统安全、物联网和网络安全。他研发出新的演算法以保护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资产、系统和网络安全,为区块链技术提供密码学基础,对于构建在区块链平台上的金融科技应用产生巨大作用。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教授作开场致辞(中评社 卢哲摄)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获奖者贾佳亚教授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贾佳亚是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思谋科技创始人,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成像领域的专家。贾佳亚将人工智能和先进大语言模型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带领研究团队开发新一代智慧制造平台和高度智能化的制造研发系统,推动探索工业制造业的智慧升级和数位转型。

  据介绍,“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奖项关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旨在嘉奖在香港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团队,鼓励科创者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社会经济民生进步。同时,通过嘉许香港在科技创新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弘扬“创科兴港、科技报国”的使命,向全球吸引更多优秀科创人才,助力本港培育更多未来科学家,共同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中银科创奖具有五大特点: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科学家及行业领军者主导;重视科研成果应用;接受社会大众提名;奖金200万港元且可自由支配。

生命健康领域获奖者黄兆麟博士(中评社 卢哲摄)

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获奖者唐晋尧博士(中评社 卢哲摄)

先进制造领域获奖者张志辉教授(中评社 卢哲摄)

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区文浩教授(中评社 卢哲摄)

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罗夏朴教授(中评社 卢哲摄)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吴宏伟教授(中评社 卢哲摄)

分享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1日电(记者卢哲)由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的“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中银科创奖)21日举行获奖者分享会。来自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的获奖者,通过主旨演讲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银科创奖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每年邀请香港及海外专家遴选出五个领域的卓越科研工作者/团队,表彰他们在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以此激励科创者坚持创新探索,立足香港、服务国家、贡献世界。“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经过大奖各领域评审委员会数个月来严格评审,评选出六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获奖者、香港中文大学贾佳亚教授;“生命健康”领域获奖者、香港大学黄兆麟博士;“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获奖者、香港大学唐晋尧博士;“先进制造”领域获奖者、香港理工大学张志辉教授;以及“金融科技”领域获奖者、香港理工大学区文浩教授与罗夏朴教授。每个领域得奖个人/团队各获200万元奖金,嘉许其在香港的科研贡献及成果转化影响力。

  继近日举行的颁奖礼之后,“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2023”21日举行获奖者分享会。来自相关领域的百多位学者嘉宾出席。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郑松岩博士致欢迎辞,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教授作开场致辞。

  首先发表主旨演讲的是生命健康领域获奖者黄兆麟博士。黄兆麟现为香港大学生物医学院副教授。他开创的基因编辑工具筛选平台,突破现时需要逐一测试的限制,快速找出最适用和有效的基因治疗工具,并加快研发新一代精确基因编辑器。黄兆麟开创的其他崭新筛选平台,有利于解读生物系统复杂性,以实现高效组合疗法的筛选作临床应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