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徐辅赫谈朝鲜人权与朝核问题
中评社首尔12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 崔银珍)现今,如果在网络上查询有关朝鲜的新闻,会看到很多关于导弹试射,核武亮相,国际制裁的内容,但朝鲜国内人权的状态,知之者甚少。日前,中评社记者在首尔访问了韩国统一研究院并专访了其人权专家徐辅赫博士,请其就相关问题以及连带的安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徐辅赫认为,朝鲜现有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完全关闭了与国际社会对话与合作的大门,反而,它是希望恢复新冠疫情爆发前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国际组织的渠道,目前相关当事国需要通过多边方式营造氛围,与朝鲜重新建立信任。此外,徐辅赫也说,从现象上看,当前韩、美、日、朝、中、俄在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冷战时期的阵营对峙,但这与冷战时期的阵营对抗有着不同的性质,不能划上等号。
徐辅赫,韩国统一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委员,研究领域为和平与人权。韩国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韩国朝鲜研究学会副会长,韩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韩国基督教教会协议会和解统一委员。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记者:当前,作为一个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封闭国家,朝鲜人权现状如何?
徐辅赫:很糟糕。自2000年代初以来,联合国人权组织一直在监测朝鲜人权状况,并据此每年两次提交有关朝鲜人权的决议。今年秋季也同样,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朝鲜的人权状况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排名垫底。当联合国通过有关朝鲜人权的决议时,朝鲜的人权状况几乎每年都被描述为“广泛、系统和持续的忧虑”。尽管朝鲜声称正在改善其人权状况,但按照国际标准(从A到Z的顺序),其人权状况在市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广泛领域被评估为困难。如果你去我们韩国统一研究院网站,可以在《朝鲜人权白皮书》中找到相关数据。
事实上,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对市民、政治权利非常感兴趣。朝鲜、中国、古巴等该问题的当事国,他们对粮食问题,即生存权等经济权利非常感兴趣。换句话说,每个国家对人权解释的立场因选择性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朝鲜也承认其人权(生存权)状况很困难。当然,我们会从普遍的角度来处理人权问题,但也会考虑到有关各方的立场来处理现实问题。如前所述,朝鲜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对话只有在理解对人权的解释和改善人权的立场不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
中评社记者:联合国称,很多践踏人权的事件都同“朝鲜扩充军备的努力直接相关”,对此您如评论?
韩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都有这样的立场。因此,他们强调应将朝鲜人权问题列入联合国安理会议程。其理由就是,由于朝鲜人权问题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人权理事会,就连安全保障理事会的渠道也要处理朝鲜人权问题。韩国正在联手美、日将朝鲜人权问题列入联合国安理会议程,向朝鲜施压,但讽刺的是,朝鲜也承认自己的军扩充张让人民陷入了困境。但朝鲜声称,在解决与美国的敌对关系之前,增加军费开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责任在于美国。
从朝鲜的角度来看,虽然朝鲜战争后中国撤军,但美国仍然留在韩半岛,韩朝之间仍然存在敌对关系。另外,随着冷战的结束,朝鲜的安全格局情况变得更加不利,尽管当时中国与韩国交战,但中国还是于1992年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从朝鲜政权的角度来看,它发展核武器是迫于美国压垮其共和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在发展核武器之前,它试图与美国和日本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当失去了这个选择,就改用核驱动路线,增加军力和国防开支,除了增加之外别无选择。正因如此,人民才变得困难起来。
中评社记者:朝鲜劳动党旗下的平壤出版社于7月21日出版发行一本题为《人权冻土带》的书,谴责韩国人权状况为世上最恶劣。对此您如何评价?
徐辅赫:我从韩国媒体上查到这本书在朝鲜出版的消息,并拿到了这本书。主要内容是通过过分夸大韩国人权状况的不好的方面来批评韩国的人权状况,而不谈论朝鲜的内政。2014年,联合国通过COI(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进行了由三名专家领导的为期一年的调查,以确定朝鲜人权的责任,并发布了一份报告,查明朝鲜境内的反人类罪侵犯人权。对此,朝鲜还通过一个名为“朝鲜人权研究协会”的相关组织发布了朝鲜人权报告,称COI报告是一个阴谋,朝鲜正在通过自己的法规保护和促进人权和系统。这里的特点是,朝鲜不谈论其人权状况,而是以所谓的法律和制度方式回应。该出版物是以这样的内容构成的,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完全没有新的内容。
中评社记者:中国反对计划就朝鲜侵犯人权问题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因为这只会“加剧对抗和对立”。对此您怎么看?
徐辅赫:中国与朝鲜有着深厚的友好关系,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国际公认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系下的核武器国家。正如您所问,我瞭解中方与俄罗斯一道反对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鲜人权问题。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首先,联合国有一个专门处理人权问题的人权理事会。2005年之前,它是经济社会理事会内的“人权委员会”,2006年升级为“人权理事会”。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机构已经存在,是否有必要在安理会再次讨论?其次,对于朝鲜人权问题是否如韩国、美国声称的那样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是否应由安理会解决,在这方面存在意见分歧。
因此,从韩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来看,联合国安理会一提到人权问题,朝鲜当然反对,以及中朝关系、朝美关系的矛盾,中美关系、韩朝关系将变得更加严峻,因为它可能成为中国维护地区秩序、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障碍。而从长远来看,由于中国在西方眼中也被评价为人权状况较差,此类组织可能是借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和批评的一个初步举措,在许多法律、实践和外交方面都处于对立立场。当然,俄罗斯也会处于同样的立场,而受到美国外交政策压力的古巴、伊朗等国家也可能加入批评的行列。
相关各方在这方面存在立场分歧,但负责朝鲜人权问题的联合国人权组织尚未对此表态。即使在组织内部,“在安理会解决朝鲜人权问题真的有助于取得真正的改善吗?”或者“它实际上会成为国际政治冲突的一个话题吗?”似乎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因此,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组织)似乎还没有做出决定。同样,在韩国国内,支持和怀疑的观点并存。
中评社记者:韩国统一部长官金暎浩8月23日表示,有意为与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会面制造机会,探讨在华“脱北者”入韩问题。对于这个议题您有何观点?
徐辅赫: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中国的合作是私下的、间接的,而不是公开的。当“脱北者”越境到延边或东北地区,留在该地区平静地生活,没有通过经济活动或普通法婚姻犯下任何罪行时,他们并没有对该地区造成任何损害,实际上是在默认该行为。“脱北者”是通过中间人行事的,如果一群人前往外国大使馆并以正式难民身份申请庇护,则不会得到承认。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他们视为“非法移民”而不是“难民”。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被视为难民,因为他们因政治或宗教原因受到迫害而逃往另一个国家,无法在朝鲜生活。然而,国际社会对“脱北者”的立场与中国眼中的“脱北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此,韩中两国,当然还有作为主管的统一部长官公开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这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我认为中国不太可能通过表达这样的立场来改变现有的“脱北者”政策。韩国将“脱北者”视为难民,事实上,难民并不是广义上的概念,而是战后新建立的失散家庭(当然,也可以全家过来,但实际上是不容易),换句话说,“新型失散家庭”,统一部长可能会尝试从国际难民法等人道主义角度寻求中国的合作,但中国似乎不太可能改变立场,以开放的方式获得合作。而且,在比这个问题更高的层面上,总体来说,当前韩中关系非常僵化,而且韩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卷入了美中冲突,所以除非先解决这个问题,“脱北者”问题似乎才有空间。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待朝鲜首艘核潜艇下水?您认为,朝鲜是否是在不顾本国民生困难,执于研发毫无意义的武器?
徐辅赫:如前所述,朝鲜也承认其经济困难,而且其人权状况也很困难。其原因和解决方案与周边国家存在分歧,但原因之一是朝鲜政权和安全威胁,因此,即使在制裁之下,朝鲜仍勒紧裤带,继续进行第六次核试验。金正恩在2011年执政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宣称,“我再也不会勒紧人民的腰带,让他们挨饿”,向世界展示了他改革开放的意愿。从2018年韩朝、朝美领导人的会谈看,似乎朝着和平与经济发展方向发展,但谈判最终破裂。目前,对于金正恩的外交是否是从核武器转向经济,还是为了争取时间而采取的欺骗手段,评价褒贬不一,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承诺最终没有兑现。随后,金正恩在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承认之前的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失败,并表示优先核防御建设的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并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国防科学发展和武器系统发展五年规划》将《规划》确定为目标任务。而潜艇包含在这个内容中,未来也会继续这样做,直到实现这个目标。
从朝鲜的角度来看,美国仍然是军事霸权,虽然中国正在挑战它,但仍然不够,而且随着美国的核武器每天都变得更加先进,如果他们不发展这些武器,自己将面临被美国军事攻击的危险。我认为,朝鲜对中国或俄罗斯是否会保护他们持怀疑态度。因此,即使无法维持生计,也打算研制武器,而且金正恩的健康状况也被质疑过,但无论如何,他还年轻,武器研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所以看来他很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韩国在尹锡悦政府时期也公开寻求加强军事力量,但事实上,即使在文在寅政府期间,在与朝鲜进行对话的同时,韩国增加的国防预算也比李明博总统和朴槿惠总统时期更多。尽管根据对朝政策的方向可能存在差异,但无论哪个政党,都一致认为,随着邻国之间军备竞争的加剧,安全战略应该在防务领域更加激进,因此韩国军费最近的支出也增加了。
中评社记者:您对韩国注重对朝强硬政策表示担忧,并表示施压与对话应同时进行,前提是朝鲜继续以研发新武器为目标,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办法重新把朝鲜带到谈判桌上?
徐辅赫:对话的可能性和预期的期望非常有限。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情,但看来有必要先平息一下韩国的气氛。我认为,重要的是不要通过不必要的批评引起不信任或不良情绪,我认为在试图政治解决安全问题时也应该注意。
考虑到朝鲜现有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完全关闭了与国际社会对话与合作的大门。现在,新冠疫情已经消退,朝鲜也正式开放边境,它希望恢复新冠疫情爆发前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国际组织的渠道。联合国有一个合作小组,负责与朝鲜就卫生、食品、妇女和残疾人等方面的改善活动进行协调,如果该合作小组得以恢复,韩国作为成员国也可能有机会通过参与,间接与朝鲜合作。当然,这会受到韩朝之间信任程度的影响,但目前我们需要通过多边方式营造氛围,重新建立信任。多边合作和韩朝合作齐头并进是最好的,但现在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辅赫:从现象上看,韩、美、日、朝、中、俄在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冷战时期的阵营对峙。尽管如此,它也与冷战时期的阵营对抗有着不同的性质。第一,尽管现在中美之间的矛盾在加剧,但有人说去年的中美贸易额是最大的,当然,我们还要看细节,但无论如何,两国的经济利益仍然存在着相互依存。即使现在,拜登政府已经禁止与中国进行一些尖端科技材料和零部件的贸易,但事实上,中国零部件正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交易,也存在不完全遵循政府政策的企业的自主动作。第二,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健康等全球层面面临的全球生存危机影响非常重大,中美在这些问题上还有合作的空间,受到损害时,不能只关注军事和政治冲突。因此,类似冷战的冲突是可见的,但我认为将其视为完全回到冷战时代和意识形态、军事对抗,就太夸张了。
关于无核化问题,是朝鲜无核化还是整个韩半岛无核化存在意见分歧。六方会谈的主题是“韩半岛无核化”,而这次谈判破裂后,韩国和美国都转向了对朝强硬政策,如果从“朝鲜无核化”的角度出发,谈判的可能性很低。如此一来,无核化的道路可能会变得更长,朝鲜会以此为借口继续发展核武器。一项政策措施看似明确,但对其有效性的预期似乎正在减弱。我认为,我们需要将压力和对话结合起来。朝鲜已在最高决策机构劳动党代表大会上两次表达了升级核武器的政策,此次还举行了朝俄峰会。朝鲜所有的军事技术,包括战斗机、坦克和枪支都来自俄罗斯,这次朝俄峰会是两个受到国际制裁的代表性国家联手合作的大胆、公开的意愿表达。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军事、太空、经济、人道主义。
(感谢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闵锐的翻译,本专访为2023年中评智库韩国行系列深度专访之一,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中评社首尔12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 崔银珍)现今,如果在网络上查询有关朝鲜的新闻,会看到很多关于导弹试射,核武亮相,国际制裁的内容,但朝鲜国内人权的状态,知之者甚少。日前,中评社记者在首尔访问了韩国统一研究院并专访了其人权专家徐辅赫博士,请其就相关问题以及连带的安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徐辅赫认为,朝鲜现有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完全关闭了与国际社会对话与合作的大门,反而,它是希望恢复新冠疫情爆发前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国际组织的渠道,目前相关当事国需要通过多边方式营造氛围,与朝鲜重新建立信任。此外,徐辅赫也说,从现象上看,当前韩、美、日、朝、中、俄在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冷战时期的阵营对峙,但这与冷战时期的阵营对抗有着不同的性质,不能划上等号。
徐辅赫,韩国统一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委员,研究领域为和平与人权。韩国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韩国朝鲜研究学会副会长,韩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韩国基督教教会协议会和解统一委员。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记者:当前,作为一个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封闭国家,朝鲜人权现状如何?
徐辅赫:很糟糕。自2000年代初以来,联合国人权组织一直在监测朝鲜人权状况,并据此每年两次提交有关朝鲜人权的决议。今年秋季也同样,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朝鲜的人权状况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排名垫底。当联合国通过有关朝鲜人权的决议时,朝鲜的人权状况几乎每年都被描述为“广泛、系统和持续的忧虑”。尽管朝鲜声称正在改善其人权状况,但按照国际标准(从A到Z的顺序),其人权状况在市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广泛领域被评估为困难。如果你去我们韩国统一研究院网站,可以在《朝鲜人权白皮书》中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