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有望提前实现
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电/据新华、央视报道,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7次发射,也是该系列运载火箭今年的第11次发射。12年间,长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发射成功的表现,将5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劳模”长三甲18天两发
长三甲系列火箭因其入轨精度高、轨道选择多、适应能力强,成为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的“专属列车”。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金志强介绍,长三甲火箭入轨精度高,既可“一箭单星”发射,也可“一箭多星”发射;既可用于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也可用于超同步转移轨道或低倾角同步转移轨道发射,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侧向机动变轨、多次起旋、消旋、定向等,满足卫星不同的入轨要求。
作为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大“劳模”,长三甲系列火箭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进入“百次发射俱乐部”的系列火箭,保持了多项纪录:2015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创下109天执行7次发射的高密度发射纪录;2018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圆满完成14次发射任务,创造年度发射数量纪录;2019年4月,长征三号乙遥五十九火箭将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三甲系列火箭成为首个发射次数过百的单一系列火箭。
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再提速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自主、独立、兼容、开放”的发展道路。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而在明年六月份之前,整个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三大轨道,30颗卫星有望全部组网完成。较原计划的2020年底,有望提前半年实现。届时,北斗将成为覆盖全球、性能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
今后无论到世界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服务寻找到方向。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北斗三号实现了百分之百国产化率,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
北斗为何对西昌情有独钟
目前,北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三种不同轨道组成的卫星星座,这些轨道都属于太空中高轨道。要把北斗卫星送入中高轨道,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大凉山峡谷腹地,由于纬度低,有利于发挥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同时,全年的温度范围相对比较好,全年都可以发射,这对“北斗”组网发射来说非常有利。
通常,中高轨道卫星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而长三甲系列火箭一般也只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
如何辨别长三甲三兄弟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有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构型。
本次发射任务需要一次性把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长三乙火箭是家族中运载能力最强的,适合一箭双星发射。
(来源:北京晚报)
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电/据新华、央视报道,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7次发射,也是该系列运载火箭今年的第11次发射。12年间,长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发射成功的表现,将5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劳模”长三甲18天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