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600磁浮样车下线 或成“城市走廊”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中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昨天在山东青岛下线,这标志着中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未来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内地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2021年将开展线上综合试验
香港商报报道,据高速磁浮课题负责人介绍,目前试验样车实现了静态悬浮,状态良好。在高速磁悬浮车体技术、车辆控制技术等方面,中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目前,牵引系统和运控通信系统也均已完成试验样机研制,相关产品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通过试验样车,可对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及核心系统部件进行验证和优化,为后续工程化样车的研制打下技术基础。按照项目计划,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将在2020年下线;2021年在调试线上开展系统综合试验,完成集成验证,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
据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项目于2016年7月启动,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课题团队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车辆、牵引、运控通信等核心子系统研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中国中车已制定未来4年600公里磁浮样车运用考核计划。
据了解,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速度高、安全可靠、噪音低、震动小、载客量大、耐候准点、维护量少等优点。高速磁浮采用“抱轨”的方式运行,列车没有脱轨风险。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采用分段供电,同一供电区间只能有一列车行驶,基本无追尾风险。与轮轨列车相比,磁浮列车没有传统的“车轮”,行驶时与轨道不发生接触,无轮轨摩擦,维护量也更少,具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势。
将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首辆购买自德国的磁悬浮列车就在上海磁浮线开始运行;2016年,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2018年,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下线。
作为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用于长途运输,可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按实际旅行时间计算,在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高速磁浮是最快的交通方式。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北京至上海为例,加上旅途准备时间,乘飞机需要约4.5小时,高铁需要约5.5小时,而高速磁浮仅需3.5小时左右。”同时,高速磁浮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能发挥出速度优势,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可用于大城市市域通勤或连接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同城化”发展。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试验样车和工程化样车、最后可供运营的机车并不一样,而且,目前高速磁悬浮仍面临造假高和特殊情况小稳定性差等缺陷,试验样车是在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但距离正式运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中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昨天在山东青岛下线,这标志着中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未来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内地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2021年将开展线上综合试验
香港商报报道,据高速磁浮课题负责人介绍,目前试验样车实现了静态悬浮,状态良好。在高速磁悬浮车体技术、车辆控制技术等方面,中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目前,牵引系统和运控通信系统也均已完成试验样机研制,相关产品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