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滨答中评:东莞方案蕴含重大机遇

东莞台商协会成立30周年,时任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曾在东莞台协17周年庆祝活动上,称赞东莞台协为“天下第一台协”。(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2月15日电(记者林艳)今年是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不久前,国务院批覆同意了《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东莞下一步将会如何完成好这项新使命任务,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东莞新阶段的升级转型发展将为台胞台企带来怎样的重要机遇?对此,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日前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采访并作出解答。

  刘光滨表示,作为台胞台企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东莞目前在营台企超过3800家、生活居住的台胞超过5万名,既有在两岸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也有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协”的东莞市台协、地标性建筑“台商大厦”等,素有台商“第二故乡”之称。目前全国台企联的7任会长中,创会会长张汉文和第二、第三届会长郭山辉都来自东莞市台协。徐福记、潘朵拉、巧儿宜、洛克熊等台湾名品从东莞崛起、走向世界。

  刘光滨表示,国务院批覆同意《东莞方案》,凸显了东莞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东莞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关怀厚爱。推进落实《东莞方案》,有利于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商台胞在莞投资兴业、纵深参与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支持台企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为台湾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加快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平台,为台湾同胞分享更多大陆发展机遇。   刘光滨指出,下来,东莞将立足对台交流合作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禀赋,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瞄准“四新”目标定位和“三大”关键领域,推动台企加快转型升级,携手扩大对外开放,深化莞台交流合作,拓展两岸产业合作新路径,探索两岸融合新模式,全力打造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在全国对台工作格局中发挥东莞优势、作出东莞贡献。我们深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东莞一定能不辱使命,精心打造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谋划出台更多首创性改革举措,凝聚多方力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东莞方案》落地落实,为不断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提供示范和经验。

  至于东莞新阶段的升级转型发展将为台胞台企带来怎样的重要机遇?刘光滨指出,《东莞方案》提出了“四新”定位。如何打造“四新”?我们将重点聚焦产业、市场、民生“3大关键领域”,包含以下具体举措,蕴含重大机遇:

  一是产业方面,刘光滨表示,支持东莞台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台资企业充分利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申报认定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对东莞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中小台资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台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东莞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在松山湖科学城设立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孵化基地或技术创新转化中心,支持东莞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将支持台资企业参与东莞城市更新,鼓励打造现代新型产业社区。支持依法合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耕地集聚区,加快整合连片产业用地。   二是市场方面,刘光滨表示,支持台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与东莞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合资合作,探索创新技术入股、相互持股等合作新模式。深化加工贸易转内销便利化改革,支持台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大线上销售力度。在符合行业相关监管要求前提下,在职业教育培训等领域向台资企业开放,全面取消持股比例等限制。支持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台资企业产品展销平台。推动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创新,探索出口货物快速通关“直通车模式”,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的研发、维修和检测业务。

  三是民生方面,刘光滨表示,将加快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出台有利于东莞集聚台湾人才的政策措施,研究赋予东莞实施台湾地区专业人才职业资格高度便利化管理的权限,建设更多台湾青年创新创业载体。积极试点开展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便利化改革,探索实行与台湾地区人员往来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深入推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领域服务事项全流程便利化应用,逐步实现台胞在东莞生活与东莞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东莞台商协会成立30周年,时任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曾在东莞台协17周年庆祝活动上,称赞东莞台协为“天下第一台协”。(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2月15日电(记者林艳)今年是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不久前,国务院批覆同意了《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东莞下一步将会如何完成好这项新使命任务,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东莞新阶段的升级转型发展将为台胞台企带来怎样的重要机遇?对此,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日前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采访并作出解答。

  刘光滨表示,作为台胞台企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东莞目前在营台企超过3800家、生活居住的台胞超过5万名,既有在两岸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也有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协”的东莞市台协、地标性建筑“台商大厦”等,素有台商“第二故乡”之称。目前全国台企联的7任会长中,创会会长张汉文和第二、第三届会长郭山辉都来自东莞市台协。徐福记、潘朵拉、巧儿宜、洛克熊等台湾名品从东莞崛起、走向世界。

  刘光滨表示,国务院批覆同意《东莞方案》,凸显了东莞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东莞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关怀厚爱。推进落实《东莞方案》,有利于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商台胞在莞投资兴业、纵深参与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支持台企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为台湾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加快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平台,为台湾同胞分享更多大陆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