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标普维持港信用评级 展望“稳定”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继惠誉日前亦给予香港“稳定”评级展望后,穆迪及标准普尔昨日双双发布报告,其中穆迪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并确认其长期发行人评级为“Aa3”;标普亦确认香港信用评级为“AA+”,展望维持“稳定”。至此三大评级机构均给予香港“稳定”展望,反映香港财政稳健,加上与内地深化融合,将为其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挑战,香港仍展现出显着竞争优势。
穆迪指出,“稳定”的评级展望,反映该行认为本港信用状况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贸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具有韧性,并反映该行对本港政策、经济和财务实力的评估,在内地的评级面临下行压力下,香港的信用可靠性仍将保持稳健,超出该行之前评估。
穆迪又指,香港Aa3评级的确认纳入该行评估本港有显着的信用优势,包括高收入和具竞争力的经济、充足的财政和外部缓冲,以及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良好纪录。以上优势继续为其抵御冲击和长期趋势提供韧性,包括人口老化、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全球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财策纪录良好 赤字续改善
财政方面,穆迪指虽然预计特区政府财政缓冲将会减少,但财政储备本身基础非常强大。该行预计特区政府中期内或继续出现财政赤字,不过赤字幅度会较近期收窄。该行预计,本港财政赤字今年占GDP比率为4.4%,较2022年约6.6%的高位收窄,至2030年降至约0.6%。去年财政储备达GDP的20.4%,可继续提供重要的财务资源,以应对长期结构性问题。
标普表示,尽管受疫情及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香港过去三年财政赤字维持高位,但认为特区政府应对挑战的能力依然突出。目前财政储备虽较峰值下降,仍相当于逾12个月的政府开支,提供充足缓冲空间。该行预测,2025年香港财年赤字率将从2024年的5.9%收窄至4.8%,并在未来两年持续改善。
对美出口占6% 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与全球供应链重组,标普指,香港出口短期承压,但强调香港经济基本面稳固。2025年首季GDP同比增长3.1%,主要受惠于投资回暖与东南亚市场拓展。该行预测香港实际GDP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2.5%放缓至2025年的1.6%和2026年的1.8%。美国关税对香港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因为对美国的出口仅占2024年总出口的6%左右。此外,香港凭藉专业服务、物流管理及法律仲裁等高端服务业优势,持续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截至2025年4月,驻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较2019年增加11%,显示国际资本对香港的长期信心。
标普及穆迪报告重点
标普
•财政储备虽较峰值下降,仍相当于逾12个月的政府开支,提供充足缓冲空间
•预测2025年香港财年赤字率将从2024年的5.9%收窄至4.8%,并在未来两年持续改善
•美国关税对香港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
穆迪
•香港信用状况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贸易增长放缓情景下具韧性
•香港有显着的信用优势,包括高收入和具竞争力的经济、充足的财政和外部缓冲
•预计本港财政赤字今年占GDP比率为4.4%,较2022年约6.6%的高位收窄,至2030年降至约0.6%
香港经济韧性十足
金融体系稳健
•银行资本充足率21.8%(国际标准:8%)
•银行平均流动性覆盖率178.4%(国际标准:100%)
•银行存款近18万亿港元,增长11%(截至3月底止)
•外汇储备有超过4000亿美元
资本市场活力
•港股今年累升超过15%,总市值超越41万亿港元
•日均成交超2500亿港元,上升144%
•IPO逾760亿港元,增加超过7倍
特区政府财政稳健
•财政储备约6540亿港元,债务占GDP约9.5%。未来5年储备维持约5000亿港元
•经营账目:今财年将大致平衡,下年度起恢复盈余
•非经营账目:赤字将于下年度开始逐步下降
•综合账目:2028至29年度恢复盈余
学者:评价中肯正面 增强市场信心
三大评级机构分别确认香港的信用评级,并一致给予香港“稳定”的评级展望。经济学者均认为,信用评级反映香港还款能力,是次三大评级机构均给予香港投资级别评级,其中穆迪将香港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反映看好香港前景稳定,加强市场及投资者信心。
过去评级机构对香港经济前景感疑虑,主要是担心中国经济。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表示,内地与香港经济密不可分,是次反映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韧性有信心,对香港财政状况亦有中肯的看法。他续称,香港股票市场近期兴旺,印花税收入上升,财政赤字可望收窄。而三大评级机构对香港的肯定,亦有助香港降低发债成本。
港股兴旺 有助纾缓财赤
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稳定”的评级展望反映香港的还款能力稳定,反映社会及投资者信心明显好转。市场早前担心香港财赤问题,但他指,特区政府已表明削减开支,亦即财赤“封顶”,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兴旺,新股市场火热,今年首四个月港股每日成交金额超过25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印花税收入可望大增。
麦萃才续称,近期资金流入香港,令银行同业拆息急跌,减轻供楼负担,有利楼市。他表示,不知这些短期资金会否长期留港,但若美国下半年减息,息口下跌之下,希望能带动卖地收入,届时香港财赤问题可望进一步纾缓。
特区政府:港具备稳定前行的韧性
最近三家评级机构惠誉、标普及穆迪分别确认香港的评级,并一致给予香港“稳定”的评级展望,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反映香港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增加之际,具备稳定前行的韧性。发言人称,标普及穆迪均对香港的信用基本面作出相当正面的评价,包括庞大的财政缓冲和外汇储备、强健的对外资产负债表,以及较高人均收入水平等。
发言人表示,最近的数据充分显示,香港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健,银行存款持续增长、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新股市场畅旺,这些都反映环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以新股集资为例,今年以来,本港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七倍,并已达到去年全年新股集资总额接近九成。
根据特区政府的中期财政预测,就经营账目而言,在今个财政年度已经大致平衡,并从下一财政年度(2026至27年度)起恢复盈余,非经营账目的赤字水平亦将由2026至27年度开始逐步下降。总体而言,在计及发行债券净所得后,政府综合账目将会在2028至29年度恢复盈余。而未来5年财政储备将维持在约5000多亿元的水平。
内地是港经济强大后盾
在经济方面,发言人指,香港经济在今年首季稳健增长,尽管关税战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但随着国际贸易摩擦近期稍为缓和,外围环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会略为减轻。内地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稳中有进,亦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加上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等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并加速发展,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展望未来,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有信心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本港金融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反映国际资金对香港的信心和正面预期。特区政府高效灵活的政策措施,加上港人的识变求变,让我们在挑战中抓紧新的机遇,推动更好发展。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是世界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也为香港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动能,让香港社会和经济攀上更高台阶。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继惠誉日前亦给予香港“稳定”评级展望后,穆迪及标准普尔昨日双双发布报告,其中穆迪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并确认其长期发行人评级为“Aa3”;标普亦确认香港信用评级为“AA+”,展望维持“稳定”。至此三大评级机构均给予香港“稳定”展望,反映香港财政稳健,加上与内地深化融合,将为其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挑战,香港仍展现出显着竞争优势。
穆迪指出,“稳定”的评级展望,反映该行认为本港信用状况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贸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具有韧性,并反映该行对本港政策、经济和财务实力的评估,在内地的评级面临下行压力下,香港的信用可靠性仍将保持稳健,超出该行之前评估。
穆迪又指,香港Aa3评级的确认纳入该行评估本港有显着的信用优势,包括高收入和具竞争力的经济、充足的财政和外部缓冲,以及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良好纪录。以上优势继续为其抵御冲击和长期趋势提供韧性,包括人口老化、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全球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财策纪录良好 赤字续改善
财政方面,穆迪指虽然预计特区政府财政缓冲将会减少,但财政储备本身基础非常强大。该行预计特区政府中期内或继续出现财政赤字,不过赤字幅度会较近期收窄。该行预计,本港财政赤字今年占GDP比率为4.4%,较2022年约6.6%的高位收窄,至2030年降至约0.6%。去年财政储备达GDP的20.4%,可继续提供重要的财务资源,以应对长期结构性问题。
标普表示,尽管受疫情及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香港过去三年财政赤字维持高位,但认为特区政府应对挑战的能力依然突出。目前财政储备虽较峰值下降,仍相当于逾12个月的政府开支,提供充足缓冲空间。该行预测,2025年香港财年赤字率将从2024年的5.9%收窄至4.8%,并在未来两年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