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年度赤字670亿 储备仅够用8个月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香港政府连续3个财政年度录得综合赤字,且在最近6个年度中有5年财赤,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预告,2024/25年财赤应低于1000亿元,较去年初预算的480.58亿元为多。最终昨天披露2024/25年度赤字为872.36亿元,若撇除发债所得收入,赤字更达1951.76亿元,其中经营赤字731.07亿元,非经营赤字1220.69亿元。

  信报财经新闻报导,政府预算截至3月底的财政储备为6473.49亿元,相当于政府10个月开支,2025/26年度将降至5803.43亿元,即约8个月开支。预算2025/26年度财赤缩减至670.06亿元,并每年逐步降低,到2028/29年度才可恢复盈余105.87亿元。

  来年财政储备相等于8个月的政府开支,被问若不幸爆发另一场疫症,有否足够能力抵御?陈茂波昨日在电视论坛上表示,目前财政储备水平不错;而未来随着经济持续增长,经营账目录得盈余,政府多善用市场资源投入长期基建项目,可以保持一定水平的财政储备,相信有足够实力应对任何突然来袭的情况。

  《财政预算案》在中期预测部分对本财政年度及往后数年政府账目作出预算,而相比去年的预算案预测2025/26年度可恢复盈余,是次预测仍要捱多3年财赤。提到政府灭赤预期时间多番推迟,陈茂波昨日于记者会被问到是否需要为此问责时,他仅微笑说:“下一条问题。”

  他在电视论坛解画称,港府目标是经营账目在两年内恢复平衡。由于非经营账目收入主要来自地价收入,而支出来自工务工程及基建投资,政府未来几年要加速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因此基建工程开支维持每年1200亿元,但土地收入未能快速回复,导致出现缺口,所以要延后恢复综合盈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