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低价订单转台 王凤生:别高兴太早

高雄大学荣誉讲座教授王凤生。(中评社 蒋继平摄)

  中评社高雄2月9日电(记者 蒋继平)受到特朗普关税战效应影响,美国原在中国大陆生产的低价螺丝订单转单来台,引发业界热议。高雄大学荣誉讲座教授王凤生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这对螺丝产业来讲是短多长忧,传产面临转型高附加价值压力,今年2025年就是要面对碳权,绝对无法忽略碳权,否则未来恐会失去欧洲市场,因此拿到低价值订单,不要高兴得太早,人家会给你都有原因,利润低且还可能亏本。

  王凤生,高雄人,美国普渡大学(Purdue)经济学博士。高雄大学荣誉讲座教授,也是高雄科技大学全球运筹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目前担任亚太综合研究院学术副院长。

  媒体报导,受特朗普贸易战影响,美国扣件大厂原本下给中国大陆的低价螺丝订单,因美中贸易战而首波转单来台。业界指出,这批原本由中国大陆供应、高达5万公吨的销美螺丝订单转到台湾,但每公斤仅1美元,因与台湾螺丝销美正常报价3至4美元相比堪称差距甚大,业界议论纷纷。

  王凤生表示,这对螺丝产业意义是“短多长忧”,原本去年已经面临景气寒冬的螺丝产业,拿到这一批“续命订单”后,短期内只想赶快活命,等于产业转型走回头路,因为传产面临转型压力,需要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产业链从最上游的中钢,需要转型往精致钢材发展外,螺丝、螺帽等扣件也需走高附加价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