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充满信心 招商局续深耕香港

  中评社香港2月21日电/香港文汇报报导,疫情影响下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所下跌,以集中处理进出口大型货柜箱的葵青货柜码头为例,吞吐量去年全年跌11.7%,为金融海啸以来最大跌幅。不过,招商局集团表示,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持续“深耕香港”,扩大在港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

  香港具备国际中转港能力

  招商局货柜服务副总经理戴广超表示,香港近年集装箱吞吐量确实下滑,去年全年共计完成1,657万标箱,比2021年减少接近120万标箱,按年下降6.9%。但更应该看到,香港在政策上具有自由贸易港优势,以及连接世界的能力全球领先。在地理上更加靠近贸易主航线和出海口,有显着的货物集散优势。2008年至2021年数据显示,香港中转箱业务韧性较强,即使有部分下滑,但2021年仍完成1,098万标准箱,占总吞吐量的比例也从2018年的52.3%上升至2021年的61.8%。

  此外,香港注册船舶从事国际营运所得的利润可获豁免利得税,而且香港已与多个国家及地区签署涵盖航运收入的避免双重课税协定,促使许多外国船东都选择在香港注册。截至去年9月,已向香港船舶注册处注册的船舶达2,438艘,合计为1.28亿总吨。这些数据都充分反映了香港具备国际中转港的潜力和能力。

  加大投资推动码头转型升级

  他表示,招商港口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盼,坚信合适的路径和战略将促使香港港口业再创新辉煌。公司将持续“深耕香港”,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为出发点,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和资源,发挥招商港口集团网络布局协同效应,通过加大投资推动现有码头转型升级及产业链延伸,对标世界一流进一步做强招商局港口(0144)资本平台和国际化平台,持续探索具备潜力的在港投资项目,扩大在港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该公司在港影响力。

  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同时,该集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拓展货物疏运通道招商港口华南营运中心,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优化航运网络布局,从而深化服务提质增效。戴广超表示,集团今年在深圳西部港区瞄准市场、把握先机,实现航线总数量首次突破200条,1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万标箱,实现新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