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加码投资未来 增强经济动能

本港要加快复苏之路,有需要全速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建设等项目。(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大公报报导,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网志中表示财政政策将由“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既聚焦扶持弱势,更要增强经济动能。令人憧憬当局进一步加大投资未来,全速推进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建设、扩大投资创新科技与培育新兴产业,开拓更多新增长点。

  在美欧经济不景、利率上升、地缘政治不稳与疫情等多重困扰下,香港本周三公布去年经济成绩单,无可避免再陷入收缩。

  最坏时期已过 首季经济或转正

  不过,香港经济最坏时期相信已经过去,去年底社交距离措施有序放宽,去年第四季香港经济按季将有改善,预期跌幅为2.8%,较第三季4.5%的跌幅,显着收窄1.7%个百分点,香港经济最快有望今年首季止跌回升。

  其实,经历三年疫情,香港在抗疫与纾困方面支出达到6000多亿元,预期本年财政年度会录1000多亿元赤字,财政储备亦降至8000亿元,相当于12个月政府开支,低于三年前的20个月开支水平,目前更要坚守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的原则。

  通关带旺人流 零售市道复苏

  随着香港疫情稳定下来,并逐步与内地和国际全面通关,带动香港市面气氛好转,经济渐有起色,刚刚过去农历新年假期大型商场人流与生意同比上升两成半与三成,显见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预期失业率从去年底的3.5%进一步回落,延续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例如人人有份的电子消费券,确实有商榷余地。

  正如财爷昨日在网志所言,下年度财政政策将“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将近年扩张性财政政策收紧是无可避免并有必要做法,但他强调亦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这意味财政政策维持适度宽松,既能聚焦扶持弱势之余,也可增强经济动能。

  港股兔年开门红,恒生指数见11个月高位,展现市场对香港与内地经济信心,但当前环球经济前景依然不明,香港经济疫后复苏之路仍然面对不少挑战,有需要保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有利于加大投资未来,包括全速推进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建设、扩大投资创新科技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巩固香港经济复苏基础,增强中长期增长动能。   美欧利率升未停,加上俄乌冲突持续,高通胀问题难解,发达国经济环境每下愈况,外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香港此时更要着力发掘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潜力,一方面是抓紧与内地通关的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在金融与创科等领域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当局要维持一定公共投资力度,以提振私人投资与消费信心。例如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大型基础设施,尤其是连接香港与内地的跨境道路与铁路规划,有助香港与内地融合发展,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提升竞争力

  全球正抢购人民币资产,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春节假期期间,内地旅游社及相关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3倍,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其中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2.2%,而春节电影票房达到67亿元,高于去年同期60.39亿元,在在显示内地消费恢复,经济增长步伐提速。因此,香港要把握与内地和国际全面通关的良好势头,全力招商引资、招揽企业与人才,加强在内地与国际市场推广工作,展示香港发展活力充沛与潜力无限,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与吸引力。

本港要加快复苏之路,有需要全速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建设等项目。(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大公报报导,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网志中表示财政政策将由“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既聚焦扶持弱势,更要增强经济动能。令人憧憬当局进一步加大投资未来,全速推进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建设、扩大投资创新科技与培育新兴产业,开拓更多新增长点。

  在美欧经济不景、利率上升、地缘政治不稳与疫情等多重困扰下,香港本周三公布去年经济成绩单,无可避免再陷入收缩。

  最坏时期已过 首季经济或转正

  不过,香港经济最坏时期相信已经过去,去年底社交距离措施有序放宽,去年第四季香港经济按季将有改善,预期跌幅为2.8%,较第三季4.5%的跌幅,显着收窄1.7%个百分点,香港经济最快有望今年首季止跌回升。

  其实,经历三年疫情,香港在抗疫与纾困方面支出达到6000多亿元,预期本年财政年度会录1000多亿元赤字,财政储备亦降至8000亿元,相当于12个月政府开支,低于三年前的20个月开支水平,目前更要坚守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的原则。

  通关带旺人流 零售市道复苏

  随着香港疫情稳定下来,并逐步与内地和国际全面通关,带动香港市面气氛好转,经济渐有起色,刚刚过去农历新年假期大型商场人流与生意同比上升两成半与三成,显见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预期失业率从去年底的3.5%进一步回落,延续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例如人人有份的电子消费券,确实有商榷余地。

  正如财爷昨日在网志所言,下年度财政政策将“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将近年扩张性财政政策收紧是无可避免并有必要做法,但他强调亦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这意味财政政策维持适度宽松,既能聚焦扶持弱势之余,也可增强经济动能。

  港股兔年开门红,恒生指数见11个月高位,展现市场对香港与内地经济信心,但当前环球经济前景依然不明,香港经济疫后复苏之路仍然面对不少挑战,有需要保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有利于加大投资未来,包括全速推进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建设、扩大投资创新科技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巩固香港经济复苏基础,增强中长期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