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加大金融创新 机遇接踵来

香港金融业应满足国家经济转型所需。(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6月29日电/大公报报导,金融业长期以来是香港的经济支柱,但眼下也要面对不少挑战与问题。而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亦对香港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泰金控首席执行官王磊在接受专访时指出,香港金融业应在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绿色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在满足国家经济转型所需的同时,亦须抓住时代机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

  王磊分析称,基于“十四五”规划提及的中长期发展政策,内地经济转型升级有三大重点:一是以创新驱动引领高科技产业发展,在“卡脖子”的重要科技领域尽快实现国家自主化目标;二是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三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在金融领域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明确内地的转型方向后,香港需要考虑如何完善自身体制机制,做到“有的放矢”。

  优化上市制度 助力创科发展

  服务科技企业融资方面,王磊建议,香港要继续改革上市制度,为内地科企,特别是中小型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的上市制度改革,拉开了新经济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对支持内地新经济产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港交所正在检视未盈利科技企业的相关上市制度,相信未来的制度改革将更好满足内地科企的融资需求,支持国家早日实现硬科技自主化的目标。

  服务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王磊指出两大重点关注领域。首先要发挥好香港自身绿色金融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内地企业的绿色融资需求。他特别提及,特区政府自2021年5月推出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为以绿债和绿色贷款方式来港融资提供财政补贴,去年底当局又进一步降低享受补贴的门槛,内地企业可积极利用此政策优惠,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并降低融资成本。

  用好湾区平台 食正双碳商机

  其次,碳金融领域要加大发展力度,加快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建设。其中,自愿碳市场、碳排放权市场和碳金融衍生品开发都是重要发展方向,而香港在上述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大湾区的紧密合作。他说:“香港应以大湾区统一碳市场为平台,积极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努力打通境内外绿色标准的统一和互认,为大湾区,以至内地的碳市场引入海外投资者,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目标。”

  服务金融开放方面,王磊认为,香港要继续深化与内地的互联互通,加速内地金融开放,并更好地为内地引入境外资金。他续指,去年推出的债券通南向通和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仍有优化提升空间,包括扩大参与/做市机构范围、放宽投资者门槛和投资额度限制等。

  深化互联互通 加速人币国际化

  香港下月初还将推出“ETF通”,进一步加深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融合和联通。“香港与大湾区的前海、南沙等金融开放试验区的合作深化,为更具突破性的金融开放试验带来可能性,特别是在内地的资本项目开放和两地互联互通机制等方面。”

  香港还要大力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王磊称,香港计划推出南向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将是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优化提升离岸人民币的金融基础设施、引导离岸人民币从套利驱动转向服务真实需求、大力支持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也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应重点发展的领域,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