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科发力 港经济具后劲

着疫情回稳,加上消费券等提振经济,预期第二季私人消费急弹。

  中评社香港5月4日电/大公报报道,香港首季经济再现收缩,反映第五波疫情冲击前所未见,但随着疫情稳定下来,防疫措施逐步放宽以及电子消费券带动,预期私人消费呈现明显反弹,次季经济有望恢复正增长。事实上,在金融与创科持续发力之下,香港经济发展潜力大,后劲不容低估。

  在国家强大后盾支持下,香港去年经济显着复苏,增长6.4%,优于全球5.9%的增幅,可惜突然其来的第五波疫情,拖累今年首季经济增长同比下跌4%,环比亦跌2.9%。

  消费反弹 次季料回复正增长

  不过,随着疫情回稳,加上保就业、电子消费券等支援中小企与提振经济措施出台,预期次季私人消费强力反弹,支撑经济回复正增长。若然当局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争取早日与内地恢复通关,经济将加快复元,全年仍有望实现2%至3.5%的经济增长。

  其实,香港经济具韧力,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正是香港经济未来出路。正如行政长官候选人李家超在竞选政纲提到,“以创新驱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主动发掘大湾区的机遇,并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做好国家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桥梁。”当中包括多项核心政策,例如巩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优势、发展创科中心,带动经济转型、开发北部都会区、激活发展引擎等。上述核心政策大方向正确,尤其突显出香港金融与创科发展优势与潜力,成为两大增长引擎。

  力拓金融科技 推进数码货币

  金融业一向是香港强项,但竞争优势需要不断提升,否则不进则退。除了争取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抓紧国家金融双向开放的机遇之外,李家超政纲提到推进探索“央行数码货币”零售层面应用场景和跨境机构使用“多边央行数码货币桥”,这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既配合香港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与数字人民币对接,促进跨境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又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可说是一举多得。

  另外,香港创科发展渐见成效,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香港获得奖项创历年新高,从中可见香港创科实力。事实上,李家超政纲表明积极发展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构建国际科研之都,将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推动香港和周边城市全条产业链的互补和结合,同时将河套打造成港深科技深度合作区。

  善用北都区资源 加快产业发展

  值得留意的是,北部都会区可为香港提供大量发展土地,除了用于兴建房屋,还有足够空间拓展创科、发展经济,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规模可进一步扩大。此举可开展更多科研项目与配置大型科研设备,吸引内外科研企业与专才人员进驻,有利香港做强做大创科。

  总之,金融与创科持续发力,双翼齐飞,将为香港经济创造更大可持续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