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物流 港上月出口急跌8.9%
中评社香港4月29日电/大公报报道,由于疫情影响物流,加上俄乌冲突迟迟未见缓和,打击海外消费信心,上月香港出口值同比跌8.9%,差于市场预期的增长2.5%,更为2020年1月以来最差的单月,而首季则升3.4%。商会人士认为,上月出口下跌,主要是疫情影响出口,且外围信心走软,若情况不改善,料未来数月香港出口仍会疲弱。同时,商界冀特区政府尽快与内地和海外通关,才能为业界解困。
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巢国明表示,上月出口较预期差,主要与疫情反覆有关,且俄乌冲突持续,迟迟未见缓和,影响欧美买家采购信心,且战事令欧洲能源价格急升,许多欧洲消费者“荷包”大缩水。展望未来,他指出,美国进入加息期将打击消费力,且美国通胀高企,令原本不稳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香港出口前景未容乐观,只有尽快与内地及海外通关才有转机。另有商会人士指出,近期美元走强,短期对港商有利,但若持续,客户可能要求减价,最终受惠汇率因素不大。
能源价格升 增出口压力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表示,上月出口下跌,估计最主要是本港疫情关系,客户来往香港困难,实施在家工作,也影响企业营运效率。同时,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升,令出口有很大压力,而俄乌冲突对欧洲生产商造成很大影响。在全球供应链上,美国或降低中国部分产品税率,应对下半年出口前景抱乐观态度。
全年增幅料仅个位数
大新银行高级经济师温嘉炜表示,3月出口按年跌8.9%,是2020年10月以来再度萎缩,亦低于该行原先预期的增长6.7%。他认为,乌俄冲突及内地疫情对环球贸易的影响将在上半年持续,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加上内地严格的防疫控制措施,将使环球供应链樽颈情况恶化,香港贸易也难免会受拖累,而全球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地缘政局等因素,可能会增添香港对外贸易的压力,今年全年香港出口增长有可能放缓至个位数水平。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随着外部需求放缓和内地与香港的跨境货流在疫情下受到干扰,上月出口货值转为按年下跌,而比较基数高也是相关因素。输往内地和欧盟的出口下跌,输往美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输往其他主要亚洲市场的出口表现参差。展望未来,环球通胀高企和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加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将继续影响环球经济前景,为本港出口表现带来挑战。不过,近期本地疫情回稳,应有助逐步缓解跨境运输不畅的情况,从而提供一些支持。
资料显示,上月与去年同月比较,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8.6%。尤其是中国内地跌12.8%、日本跌6.8%、泰国跌2.6%和韩国跌1.1%。亚洲以外,出口英国更跌39.8%,但出口美国却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