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迈向电子支付之都 消费券成推动力量

  中评社香港8月30日电/香港商报网报道,近年微信支付及支付宝在内地广泛使用,令中国晋身成全球电子支付最发达的国家。香港以前使用电子支付普及程度,较内地稍为落后,但近年香港已急起直追,加上今年港府推出电子消费券振兴经济,既能刺激港人消费意欲振兴零售市道,又可鼓励港人使用电子支付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可谓一箭双雕,难怪有市场调查机构预期,2024年香港有望成为无现金城市。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近日在电脑通讯节开幕致辞表示:“疫情改变人们学习、生活和运动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习惯,亦为进一步推动数码经济提供契机,很多市民渐渐习惯使用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甚至已成为他们现时最常用的消费模式。电子支付既方便商户收费,亦为消费者提供现金支付以外多一种付款方式选择及体验,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势将推动本港数码经济转型及发展。”
 
  8月初港府发放首期电子消费券,明显刺激本地消费力。据沙田一田百货行政总裁黄思丽表示,8月首两个星期,一田百货集团旗下百货销售额,按年录双位数升幅。新地(016)旗下新城市广场管理层透露,在电子消费券发放后首周,录得人流及生意额分别升20%及30%,可见电子消费券反应十分热烈。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也表示,消费券自8月初发放以来,市民消费意欲趋雀跃,多外出用餐、购买电子产品等。连同经济逐步复苏、暑期旺季等因素,估计餐饮业在8月头两周生意,较7月增长约15%至20%,当中以茶餐厅、中小型餐厅最为受惠。他又预料首期消费券的刺激作用,最快9月中、下旬起减弱,待下轮消费券再催谷消费力。

  小店使用电子消费平台比例明显上升

  电子消费券计划推出以来,小店使用电子消费平台的比例明显上升。位于旺角街市肉档也可以使用电子消费券,结帐时老板不忘提醒可以选择用此方式结帐。记者实地观察,现时许多小商店结帐,比如便利店通常逾五成顾客都使用电子支付。

  香港市民收到电子消费券皆大欢喜,但市民如何花掉这笔5000元消费券就各有不同。市民丁小姐告诉记者,她们一家四口除未成年的妹妹,三人都领到电子消费券,会考虑合在一起购物,金额充足可以为家里增添一些家电或者日常家居用品。

  市民邱小姐告诉记者:“我选择了微信支付领取电子消费券,因为很多我平时比较多消费的地方,还有不少折上折优惠,比如使用电子消费券在万宁购物满388元,便再有50元优惠,满688元更可以回赠100元。”

  网友DAISY 女士拿到电子消费券后,第一日就去买了Apple Watch 6,用完2000元电子消费券,最后实际只支付了1199元,买完Apple  Watch 6 后她更急不及待,在短视频平台小红书炫耀一番。亦有市民表示打算累积两期电子消费券一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