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率低 损金融中心竞争力
除余伟文外,多名财经事务委员会委员亦表担忧。根据OurWorldinData.org统计,已经接受两剂疫苗注射的人口比率,美国为30.9%,英国有22%,新加坡14.5%,中国香港仅6.9%(政府公布截至5月1日累计51.8万人接种第二剂)。余伟文指,无论在香港或新加坡,均有不少英美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随着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和疫情受控,假如跨国公司高层能到亚洲地区总部巡视业务,可以进入其他金融中心而不能进入香港,长远而言或会考虑“是否需要转移业务中心”,他坦言感忧虑,并将与特区政府讨论应对方案。
余伟文其后会见传媒时续说,在央行讨论层面,焦点已逐渐由控制疫情转移至疫苗接种普及程度,以便当地经济可较快重启(有助促进消费)。另外,香港作为细小的外向型经济体而言,疫苗接种更会影响与外界的联系,因为接种率越高,在决定是否开放边境时也享有较大弹性。
学者:管控措施越长 社会代价越大
浸会大学财务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地区,例如人口与香港相若的以色列(人口约1000万),已有逾九成人接种第一剂,当地的感染率亦随之显着下跌,而英国亦有类似情况。他续说,提升疫苗接种率除了有利金融业,对于涉及“人与人接触”的服务业亦有莫大帮助。对于香港的感染数字较欧美国家为低,他认为主要是本港采用严格的管控措施,唯一旦放松,疫情随时大幅反弹(就如印度);不过,维持严厉管控措施的时间越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中大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的观点相对乐观一点。他表示,本港去年尽管受疫症影响,资金也持续流入,认为疫症不致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吸引资金流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