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局担重任 盼重振“香港品牌”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中美贸易战、美国无理打压“香港制造”,以及新冠疫情爆发,近年欧美等传统市场的需求转弱,港企对开拓多元化市场的迫切性持续提升,不少港企都将目标瞄向大湾区。由厂商会2005年牵头成立的香港品牌发展局(下称“品牌局”),亦将工作重点转向协助港企利用“香港品牌”的优势,进军大湾区及内地市场。

  香港品牌形象近年弱化
 
  品牌局的调查指出,香港品牌在大湾区优势仍在,惟注意到近年香港的品牌形象有弱化情况。局方去年8月提出香港品牌“再出发”的建议及措施,工贸署的“工商机构支援基金”亦资助品牌局及厂商会,推出“香港·进·品牌大湾区”系列活动,透过多站式的品牌形象塑造、推广与消费者参与等活动,为香港品牌进军大湾区建构支援平台。品牌局还建议港府,针对内地个别城市制订宣传方案,包括协助商会、行业协会组织香港品牌及产品的展览会,以提升香港、香港相关行业和香港品牌的集体形象。

  品牌局主席陈国民早前透露,品牌局未来的工作将聚焦于三大方向,包括推动业界拓展大湾区市场、协助中小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以及推广香港品牌的集体形象。

  本地品牌达309个

  根据香港品牌名册,截至今年9月2日共录得309个本地品牌注册,当中以周大福、周生生、屈臣氏、维他奶和美心“五大品牌”于大湾区的认知度最高,最受大湾区消费者欢迎的香港产品/服务及品牌类别包括美容及化妆品、珠宝/钟表、食品/饮料、服装及配饰和生活用品及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