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拟设数据隐形交易中心

  中评社香港11月21日电/据文汇报报道,深圳市前海云端容灾信息技术CEO李德豪表示,其公司自2018年开始在贵州推动容灾大数据城,以国家安全为切入点,以容灾为手段,把省级的数据各自汇集。容灾中心不但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还可成为机构自身的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科研。其公司研发的大数据隐形交易专利技术,凭借该技术,机构和企业可按数据要求在黑箱中隐形交易,教授和科研人员在黑箱中操作加密数据,产出AI或其他科研成果,数据限时删除,同一数据可重复买卖,为企业机构实现数据的无限价值。

  他表示,作为“首批授权事项清单”40项之一,深圳将获批建大湾区数据中心,在这一“东风”推动下,大湾区可以看作是一条创新科技链,各城市都有各自的角色。目前,其公司在香港正联合多方,筹备成立“数据隐形交易中心”。“数据隐形交易中心”以专利技术将源数据屏蔽,数据提供者在平台上将数据隐形后,可以完全放心地完成无限次交易,还可以把数据无限次地出售,为企业创造更多收入,同时也为全球大数据科研提供更大的空间。

  交换数据有利大湾区融合

  另一方面,洪为民表示,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这为深港数据合作带来不少机遇,但也有很多挑战,其中一个就是数据不能过境,而且很重要的是许多政府的数据,包括公共服务的一些数据如交通、出入境、海关、食品安全等,这些数据如果能够在一个可控的情况下作为交换,就可以把整个深港的数据交换提上日程。作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深圳现任政协委员,洪为民很久前就向深圳政协提出建议,以食品安全为契机,建立一个深港大数据交换的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在指标不同的要求下,也可以同时放行。

  他称,香港与内地对于隐私保护的要求并不一样,个人保护和对数据安全的要求也非常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涉及到数据的跨境使用,确实有很多在法律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深港之间在海关、贸易、食品等拥有大量的关联数据,在数据共享和共同利用方面可以积极推动合作。深圳率先建大湾区数据中心,将来与港澳及大湾区其他8个城市一些数据可以实现共享和共同利用,这有利大湾区融合发展。